医生不可承受之重
“早上一睁眼,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又要看多少患者。我在呼吸内科工作,冬季一天的门诊量将近130人。有时真的对上班心存畏惧。”张丽(化名)的语速很快,她是北京一家三甲综合医院的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作为全国911.9万卫生人员中的普通一员,张丽从小梦想成为一名医生。
当初穿上白大衣的瞬间,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纵然工作压力大,但她仍对这份职业相当满意。
然而,现在已过不惑之年的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工作负荷越来越大,但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满足感,都与付出远远不成正比。工作压力几乎大到不可承受。”她的困惑颇具代表性。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两次对北京、湖南等9省市的45家医院进行了工作压力对比调查。
据调查负责人、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科学系党委书记张新庆介绍,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76.6%的医务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分析医务人员压力源发现,工作负荷大、收入待遇低、加班和值夜班、健康损害和患者投诉位居压力源的前5位(见表1)。
压力大:超负荷运转
“谈及工作压力,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工作强度特别大。我在工作期间的每一分钟都很焦虑,需要随时观察患者,及时进行复苏或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和张丽在同一家医院工作的抢救室医生说。虽然该抢救室有若干轮转的研究生和进修生,但实际能够对科内50名重症患者做出治疗决定的,只有两名本科室的值班医生。“在此情况下,即使其中一名医生离开科室两分钟,都会给另一名医生带来极大的压力。”
, 百拇医药
张丽的工作负荷和强度,虽然没有抢救室的同事那么繁重,但一年中,无论是半年门诊期间,还是半年病房期间,日均临床工作时间均超过10小时。
“临床工作大约占我总工作量的七八成。由于我在教学医院工作,担任科里的教学秘书,还需承担教学等任务。由于白天都在处理临床工作,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完成这部分工作。不仅如此,我们的科研压力也很大。现在的职称晋升政策要求每名医生都是医学科学家。再加上工作中必须应对平均住院日、药占比、床位周转率等指标的考核,我们几乎每天都疲于奔命。”张丽说,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压力,只是偶尔情绪低落时禁不住想:“这样日复一日,何时是尽头?”
北京协和医学院于2013年的调查显示,高达60.5%的中国医务人员将“工作负荷大”视为最大压力源。
这一比例在三甲综合医院的调查对象中,更是达到65.8%。医务人员日均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者占57.6%,而5年前的调查中,这一结果仅为37.3%,上升了20%。其中,45.6%的调查对象把加班和值夜班愈加频繁视为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压力源,而这一比例在5年前只有10.2%(见表2)。
, 百拇医药
据2008~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公立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增幅明显低于全国卫生人员总数的增幅,而公立医院诊疗人次的增幅却明显高于全国医疗服务总量。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成为最累的医生群体(见表3)。
合理收入低:失衡的天平
与5年前相比,医生除承担院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外,还承担了更多的院外工作,比如社区健康教育、医院之间的联合会诊等。
虽然工作内容依旧为治病救人,但是工作形式却逐渐多元化,服务范围也更加广泛。这就要求当前的医生视野不能仅看到院内的患者,更要延伸至院外,从而更好地适应患者和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愈发加重了医生的负担。
, 百拇医药
付出理应有所回报,而天平另一端的合理回报,却难以平衡。
“医务人员的工作关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他们并不会过多计较加班问题。然而,在当前的职业环境下,医生的困惑在于,付出很多后并未得到与期望值相匹配的合理物质回报,同时在社会回报上,最终得到的甚至是不理解和负面评价。这自然会令医生质疑其职业目标和价值。”有业内人士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生的收获与付出的不平等,确实会对其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2012~2013年度中国医生薪酬调查中显示,高达88.4%的医生表示对薪酬不满意。中国医生的平均年收入为67516元,其收入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医生。
“如今国家采取各种措施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绝大部分公立医院都需要自负盈亏,政府的财政拨款仅占医院收入的很少一部分。因此,医院需要在保证收支平衡、留出再发展经费的前提下,对医生进行薪酬分配。”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医院支付的薪酬,相对于医生本身的付出来讲,是远不成正比的。
, 百拇医药
“58.6%的调查对象称‘收入待遇低’是最主要的压力源,比5年前高28%。尽管当时医务人员的平均实际收入水平和薪酬满意度也不高,但只有30%的人将此视为压力源。”张新庆说。
健康损害:绷紧的弹簧
医生任务繁重、身心疲惫的工作状态,就像一根不断绷紧的弹簧。长此以往,医生的身体、心理,乃至生活,都将遭受不利影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针对全国386家医院4032名医生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1/4的医生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近一半男性医生患有高血压,这一比例是健康人群的两倍。无论男女,40岁以上医生罹患冠心病的风险,都远高于普通人群。
“上周四,做完一天手术,夜班期间突然发现自己血尿了,第二天喝了好多水后,又恢复了正常。幸好之前体检并未发现什么大碍,否则肯定担心自身的健康。”某外科医生向记者表示。
, 百拇医药
“从全院体检的结果来看,几乎所有医护人员的生理指标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张丽在目睹很多同事被检出患有肺癌、乳腺癌等病症后,即使工作再忙,也会参加每年医院组织的体检。
广东省广州市卫生部门公布的2011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63.0%的医护人员感觉自己比以往更容易疲劳;50.38%的生活热情降低;另有17.4%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13.2%经常感到心情抑郁。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要远高于社会其他行业。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的调查也发现,30.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面临的最主要压力源是健康损害,比5年前高7%。
排在压力源第5位的患者投诉,其占比虽然从5年前的44.6%下降到2013年的30.1%,却依然极大地困扰着医务人员。
采访中,有医务人员回忆,5年前她接诊过的患者,现在偶遇时都能够亲切地上前与她打招呼,而现在接诊的患者却已不再如此。“我现在背对着诊室门坐,都会非常紧张;有时患者和家属一同进来,一下子把我围住,我也会非常紧张。”
患者持怀疑态度就诊,医生小心翼翼施治,医患之间的信任岌岌可危,这很可能成为压垮医务人员的最后一根稻草。, 百拇医药(王风 高悦)
作为全国911.9万卫生人员中的普通一员,张丽从小梦想成为一名医生。
当初穿上白大衣的瞬间,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纵然工作压力大,但她仍对这份职业相当满意。
然而,现在已过不惑之年的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工作负荷越来越大,但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满足感,都与付出远远不成正比。工作压力几乎大到不可承受。”她的困惑颇具代表性。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两次对北京、湖南等9省市的45家医院进行了工作压力对比调查。
据调查负责人、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科学系党委书记张新庆介绍,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76.6%的医务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分析医务人员压力源发现,工作负荷大、收入待遇低、加班和值夜班、健康损害和患者投诉位居压力源的前5位(见表1)。
压力大:超负荷运转
“谈及工作压力,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工作强度特别大。我在工作期间的每一分钟都很焦虑,需要随时观察患者,及时进行复苏或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和张丽在同一家医院工作的抢救室医生说。虽然该抢救室有若干轮转的研究生和进修生,但实际能够对科内50名重症患者做出治疗决定的,只有两名本科室的值班医生。“在此情况下,即使其中一名医生离开科室两分钟,都会给另一名医生带来极大的压力。”
, 百拇医药
张丽的工作负荷和强度,虽然没有抢救室的同事那么繁重,但一年中,无论是半年门诊期间,还是半年病房期间,日均临床工作时间均超过10小时。
“临床工作大约占我总工作量的七八成。由于我在教学医院工作,担任科里的教学秘书,还需承担教学等任务。由于白天都在处理临床工作,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完成这部分工作。不仅如此,我们的科研压力也很大。现在的职称晋升政策要求每名医生都是医学科学家。再加上工作中必须应对平均住院日、药占比、床位周转率等指标的考核,我们几乎每天都疲于奔命。”张丽说,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压力,只是偶尔情绪低落时禁不住想:“这样日复一日,何时是尽头?”
北京协和医学院于2013年的调查显示,高达60.5%的中国医务人员将“工作负荷大”视为最大压力源。
这一比例在三甲综合医院的调查对象中,更是达到65.8%。医务人员日均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者占57.6%,而5年前的调查中,这一结果仅为37.3%,上升了20%。其中,45.6%的调查对象把加班和值夜班愈加频繁视为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压力源,而这一比例在5年前只有10.2%(见表2)。
, 百拇医药
据2008~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公立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增幅明显低于全国卫生人员总数的增幅,而公立医院诊疗人次的增幅却明显高于全国医疗服务总量。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成为最累的医生群体(见表3)。
合理收入低:失衡的天平
与5年前相比,医生除承担院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外,还承担了更多的院外工作,比如社区健康教育、医院之间的联合会诊等。
虽然工作内容依旧为治病救人,但是工作形式却逐渐多元化,服务范围也更加广泛。这就要求当前的医生视野不能仅看到院内的患者,更要延伸至院外,从而更好地适应患者和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愈发加重了医生的负担。
, 百拇医药
付出理应有所回报,而天平另一端的合理回报,却难以平衡。
“医务人员的工作关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他们并不会过多计较加班问题。然而,在当前的职业环境下,医生的困惑在于,付出很多后并未得到与期望值相匹配的合理物质回报,同时在社会回报上,最终得到的甚至是不理解和负面评价。这自然会令医生质疑其职业目标和价值。”有业内人士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医生的收获与付出的不平等,确实会对其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2012~2013年度中国医生薪酬调查中显示,高达88.4%的医生表示对薪酬不满意。中国医生的平均年收入为67516元,其收入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医生。
“如今国家采取各种措施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绝大部分公立医院都需要自负盈亏,政府的财政拨款仅占医院收入的很少一部分。因此,医院需要在保证收支平衡、留出再发展经费的前提下,对医生进行薪酬分配。”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医院支付的薪酬,相对于医生本身的付出来讲,是远不成正比的。
, 百拇医药
“58.6%的调查对象称‘收入待遇低’是最主要的压力源,比5年前高28%。尽管当时医务人员的平均实际收入水平和薪酬满意度也不高,但只有30%的人将此视为压力源。”张新庆说。
健康损害:绷紧的弹簧
医生任务繁重、身心疲惫的工作状态,就像一根不断绷紧的弹簧。长此以往,医生的身体、心理,乃至生活,都将遭受不利影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针对全国386家医院4032名医生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1/4的医生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近一半男性医生患有高血压,这一比例是健康人群的两倍。无论男女,40岁以上医生罹患冠心病的风险,都远高于普通人群。
“上周四,做完一天手术,夜班期间突然发现自己血尿了,第二天喝了好多水后,又恢复了正常。幸好之前体检并未发现什么大碍,否则肯定担心自身的健康。”某外科医生向记者表示。
, 百拇医药
“从全院体检的结果来看,几乎所有医护人员的生理指标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张丽在目睹很多同事被检出患有肺癌、乳腺癌等病症后,即使工作再忙,也会参加每年医院组织的体检。
广东省广州市卫生部门公布的2011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63.0%的医护人员感觉自己比以往更容易疲劳;50.38%的生活热情降低;另有17.4%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13.2%经常感到心情抑郁。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要远高于社会其他行业。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的调查也发现,30.9%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面临的最主要压力源是健康损害,比5年前高7%。
排在压力源第5位的患者投诉,其占比虽然从5年前的44.6%下降到2013年的30.1%,却依然极大地困扰着医务人员。
采访中,有医务人员回忆,5年前她接诊过的患者,现在偶遇时都能够亲切地上前与她打招呼,而现在接诊的患者却已不再如此。“我现在背对着诊室门坐,都会非常紧张;有时患者和家属一同进来,一下子把我围住,我也会非常紧张。”
患者持怀疑态度就诊,医生小心翼翼施治,医患之间的信任岌岌可危,这很可能成为压垮医务人员的最后一根稻草。, 百拇医药(王风 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