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人民医院:打牢基础
“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中,‘提高县级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加强资源统筹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的目标,让我印象深刻。余姚市近十多年来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正是为实现这个目标在不断努力。”谈到余姚市人民医院在纵向整合医疗资源中的建树,院长袁海鸿首先提到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目标。
“在2000年之前完成了乡村一体化建设管理后,余姚市又对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完善了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2年,余姚市开始规划市人民医院迁建。2008年,医院搬入新院,余姚市基本完成了县乡村一体化建设。这时,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已经转移到如何提高县乡村业务运行的效率方面,开始着手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诊疗模式。”袁海鸿表示。
不难看出,余姚市完整的卫生发展规划,是其高效整合资源的基础。之后数年,余姚市通过构建强大的城乡医疗服务卫生网,提高了市内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了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与民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间的矛盾。
, http://www.100md.com
临检中心起步
由于各家医院的检验质量不一,检验报告在上下级医院甚至同级医院间难以得到互认,患者不得不重复检验的现象已经饱受诟病。同时,临床检验设备低水平的重复投入又造成了闲置,这种检验资源的浪费对政府和患者都是负担。针对这个问题,余姚市卫生局考虑突破原有机制,整合余姚市的临床检验资源。
在摸清全市29家公立医院检验设备的具体数据后,余姚市卫生局发现,拥有全市50%检验设备的市人民医院承担着全市65%的检验业务。恰逢市人民医院迁建,余姚市果断利用这个机会,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为班底,投资1000万元更新检验设备、改造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实验室信息系统,成立了余姚市临床检验中心。
2009年,市临检中心建立之后,余姚市的的公立医院除了保留急诊检验和三大常规检验外,其他生化、免疫、微生物和血液与体液四大类共400项检验项目统一由市临检中心承担。市临检中心负责派出物流车收集各医院的检验样本,通过网络工作站,实现检验项目报告的查阅打印,并在全市通用。
, http://www.100md.com
市临检中心的物流车,每日到乡镇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一次标本,到市级医院收集三次标本,保证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虽然标本量巨大,但市临检中心新添置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处理标本的速度,是一般县级医院的3.6倍。目前市临检中心的年业务量已从开始时的6000万例达到了1.5亿例,这种规模效益的体现,凭借单独一家医院的实力是无法实现的。
袁海鸿表示,市临检中心建立后,原本到余姚市的患者大量回流,“能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血,还能比以往检查更多的项目,更可以在当天取到检验报告,对患者来说非常方便。”
整合了市内医疗机构检验科资源的市临检中心,通过借调原医院的免疫生化技术人员组成了技术小组,由市临检中心发放人员的工资与劳务费用。而在业务分成上,市临检中心与联网的医疗机构各占50%,对联网医疗机构而言,运营成本也得以降低。
各方挖掘集约资源
, http://www.100md.com
在市检验中心运行成熟后,余姚市人民医院又启动了医学影像会诊中心的运行。袁海鸿表示,只要配备了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医疗机构,就可通过PACS系统与市人民医院的影像会诊中心联网。因此,建设影像中心的成本大大低于市临检中心。
2010年6月底,余姚市马渚、丈亭两家中心卫生院已率先实现了联网。基层拍摄的X线片存贮于影像会诊中心。基层医生读片的过程中,如需影像会诊中心专家进行阅片会诊,只需填写申请单通过网络发送,会诊中心的值班医生就会收到短信提醒并完成会诊。影像中心统一存储的基层医院X线片,在余姚全市范围内通用,不仅利于联网医院共享信息,也可方便患者换医院就诊时的直接调取,减少了重复检查。
经过数年的运行,联网的各医疗机构对影像会诊中心赞不绝口。通过会诊中心的线上交流平台、专家现场指导等多种渠道的技术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诊断准确率和规范性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为了加强对慢病的规范管理,立足于实现余姚全市慢病诊疗的上下联动转诊,2010年,余姚市人民医院成立了慢病诊疗指导中心。通过与市内近30家医疗机构的联网,市人民医院按病种建立了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并启动了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模式。
慢病患者在市级医院出院后,慢病诊疗指导中心的医生就会把患者病案信息通过网络转至患者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医生负责上门随访。接受随访的患者如需到市人民医院复诊,也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与慢病诊疗指导中心联系预约。“现在慢病诊疗指导中心已将高血压、糖尿病纳入规范管理。中心也与两个乡镇街道紧密合作,在条件合适之时,将向全市推广。”袁海鸿表示,“以统筹的模式高效管理医疗资源,是日后医疗机构需要探索和发展的方向。”
目前,余姚市人民医院还在建设心电会诊中心等诊断平台。, 百拇医药(顾旻轶)
“在2000年之前完成了乡村一体化建设管理后,余姚市又对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完善了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2年,余姚市开始规划市人民医院迁建。2008年,医院搬入新院,余姚市基本完成了县乡村一体化建设。这时,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已经转移到如何提高县乡村业务运行的效率方面,开始着手进行资源整合、优化诊疗模式。”袁海鸿表示。
不难看出,余姚市完整的卫生发展规划,是其高效整合资源的基础。之后数年,余姚市通过构建强大的城乡医疗服务卫生网,提高了市内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了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与民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间的矛盾。
, http://www.100md.com
临检中心起步
由于各家医院的检验质量不一,检验报告在上下级医院甚至同级医院间难以得到互认,患者不得不重复检验的现象已经饱受诟病。同时,临床检验设备低水平的重复投入又造成了闲置,这种检验资源的浪费对政府和患者都是负担。针对这个问题,余姚市卫生局考虑突破原有机制,整合余姚市的临床检验资源。
在摸清全市29家公立医院检验设备的具体数据后,余姚市卫生局发现,拥有全市50%检验设备的市人民医院承担着全市65%的检验业务。恰逢市人民医院迁建,余姚市果断利用这个机会,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为班底,投资1000万元更新检验设备、改造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实验室信息系统,成立了余姚市临床检验中心。
2009年,市临检中心建立之后,余姚市的的公立医院除了保留急诊检验和三大常规检验外,其他生化、免疫、微生物和血液与体液四大类共400项检验项目统一由市临检中心承担。市临检中心负责派出物流车收集各医院的检验样本,通过网络工作站,实现检验项目报告的查阅打印,并在全市通用。
, http://www.100md.com
市临检中心的物流车,每日到乡镇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一次标本,到市级医院收集三次标本,保证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虽然标本量巨大,但市临检中心新添置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处理标本的速度,是一般县级医院的3.6倍。目前市临检中心的年业务量已从开始时的6000万例达到了1.5亿例,这种规模效益的体现,凭借单独一家医院的实力是无法实现的。
袁海鸿表示,市临检中心建立后,原本到余姚市的患者大量回流,“能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血,还能比以往检查更多的项目,更可以在当天取到检验报告,对患者来说非常方便。”
整合了市内医疗机构检验科资源的市临检中心,通过借调原医院的免疫生化技术人员组成了技术小组,由市临检中心发放人员的工资与劳务费用。而在业务分成上,市临检中心与联网的医疗机构各占50%,对联网医疗机构而言,运营成本也得以降低。
各方挖掘集约资源
, http://www.100md.com
在市检验中心运行成熟后,余姚市人民医院又启动了医学影像会诊中心的运行。袁海鸿表示,只要配备了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医疗机构,就可通过PACS系统与市人民医院的影像会诊中心联网。因此,建设影像中心的成本大大低于市临检中心。
2010年6月底,余姚市马渚、丈亭两家中心卫生院已率先实现了联网。基层拍摄的X线片存贮于影像会诊中心。基层医生读片的过程中,如需影像会诊中心专家进行阅片会诊,只需填写申请单通过网络发送,会诊中心的值班医生就会收到短信提醒并完成会诊。影像中心统一存储的基层医院X线片,在余姚全市范围内通用,不仅利于联网医院共享信息,也可方便患者换医院就诊时的直接调取,减少了重复检查。
经过数年的运行,联网的各医疗机构对影像会诊中心赞不绝口。通过会诊中心的线上交流平台、专家现场指导等多种渠道的技术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像诊断准确率和规范性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为了加强对慢病的规范管理,立足于实现余姚全市慢病诊疗的上下联动转诊,2010年,余姚市人民医院成立了慢病诊疗指导中心。通过与市内近30家医疗机构的联网,市人民医院按病种建立了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并启动了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模式。
慢病患者在市级医院出院后,慢病诊疗指导中心的医生就会把患者病案信息通过网络转至患者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医生负责上门随访。接受随访的患者如需到市人民医院复诊,也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与慢病诊疗指导中心联系预约。“现在慢病诊疗指导中心已将高血压、糖尿病纳入规范管理。中心也与两个乡镇街道紧密合作,在条件合适之时,将向全市推广。”袁海鸿表示,“以统筹的模式高效管理医疗资源,是日后医疗机构需要探索和发展的方向。”
目前,余姚市人民医院还在建设心电会诊中心等诊断平台。, 百拇医药(顾旻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