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29509
上海医学园区飙进(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9期
上海医学园区飙进

     4月16日,在浦东新区周浦镇康新公路和周邓公路交汇处,往日繁忙的建筑工地因当日清晨的一场大雨临时停工。当记者走入工地大门,几栋体量颇大的大楼地基施工场景颇为壮观。这里的工人们表示,要在今年内按工期建好这所高档酒店。

    紧邻工地南侧,是刚开业不久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在这一工程项目上投资25亿元。它的开建使得中国成为继日本、德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质子和重离子设备医疗机构的国家。而与此一路之隔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也在半月前揭开神秘面纱,作为上海市首家“建、管、用”分离的高端医院,接受公众的预约参观与体验。

    在两家医院所在的这片面积为11.88平方公里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SIMZ)内,已签约了11家医疗机构和450余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及商务配套设施,未来还将吸引更多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产业,共同组成一个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医学专业园区,使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医护中心。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一样,位于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地区的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也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 百拇医药
    为医学园区大兴土木,已不是上海的专利。近年来,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BIMZ)、成都国际医学城、广州医疗城、厦门五缘医疗园等以“医疗”为主题的医学园区,在全国各地涌现。其中有在招标者,也不乏已开工在建者。目前,这一风潮正逐步加剧,越来越多沿海与内地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城市,都在描绘“医疗城”的蓝图。

    显然,上海更好地把握住了这一先机。

    高端医学园区建设绝非易事,此类项目从批准立项到初具规模,快则五年,慢则十年。而在诸多城市还在规划时,上海国际医学园区2013年完成了自己的10周年庆典,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也几乎完成了所有项目签约。

    上海缘何在国内医学园区几为空白时产生这一设想,在后续的建设中又是如何修正、创新发展方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在上海实地探访,试图梳理上海建设医学园区的逻辑与思考、经验与反思。

    制度释放红利
, 百拇医药
    中国上一轮市场化主导下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无疑让主政者汗颜。为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与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制度的远景目标,中国政府在2009年3月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等举措被写入新医改方案。新医改方案还提出,要“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同时强调,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改革存量、做大增量”成为新医改方案求解“看病难”的尝试路径之一。因此,多元化办医成为迅速升温的话题,社会领域内的资本也将目光纷纷转向医疗领域。而秉持市场化改革理念的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多元化办医对于打破中国公立医院垄断、减轻公众就医负担,有巨大作用。

    由于医疗卫生行业自身存在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国家对行业内各环节的政策管制相当严格。能在国家和各地政府层面获得何种限度的政策支持,决定了多元化办医在某一时期内所能形成的品质与规模。这一点对上海市社会办医而言,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同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标志性文件“58号文”,文件就完善落实优惠政策、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等方面,提出相对明确的解决方案,社会办医热情被空前点燃。

    “上海市关于医改的政策是严格按照国家新医改要求进行的。”分管两处高新园区建设的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在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采访时说,上海市包括社会办医在内的各项改革“不激进也不落后”。就在“58号文”出台前一个月,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与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一起被列为上海市两大高端医疗集聚区,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多项新政指向的正是区域内的高端医疗市场。上海市发改委曾于2010年发布上海高端医疗服务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对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巨大。上海市彼时拥有21万常住海外人士,50万在沪外籍商务人士,28.6万本地高收入人群。而此时,上海年均高端医疗服务收入约为40亿元,主要来自公立医院特需业务及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业务。
, 百拇医药
    这一数字正呈现井喷趋势。据预测,上海市高端医疗服务收入将在2015年达到180亿元左右。“全球的医疗旅游市场已经达到400亿元,我们面对这么大一块市场却没能分得红利,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景象。与国外相比,上海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并不缺乏开展高端医疗的能力。”许速认为,上海市发展高端医疗园区的市场需求非常广阔。

    显然,国家层面的政策由于缺乏配套方案与政策受限,各地社会办医并未出现预想的效果与热潮,而上海快速前进的园区建设,同样受到诸多因素牵绊。为此,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上海在市级层面出台多部“自选动作”,其中诸多政策多有突破。

    2012年2月,《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出台,文件提出要严控公立医院机构开设特需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对特需床位实施剥离。三个月后,上海市卫生局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本市国际医学园区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园区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配套、人才等多方面政策。

    这些制度以及制度下相关机制的建立,对两个园区的前途意义重大。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副总经理王永茂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建设医学园区一方面要有好的规划和定位,另一方面要有好的团队,而第三方面是,要建立一个好制度下的决策平台。, 百拇医药(张颂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