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供应体系“非改不可”(2)
而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全面行政化还抑制了优秀医生开办私人诊所和民营医疗机构。行政手段配置人力资源的方式导致人才匮乏与人才浪费并存。整体服务体系效率得不到提升,投入产出比自然走低。
改革建议
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也即与居民地理距离最低的医疗机构的效率发挥出来,将很大程度解决投入产出比低的问题。但现实情况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薪资待遇及运行模式吸引不了高水平的医生,对患者的吸引力也自然缺失。
怎样在既有的体系下,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蓝皮书给出了“十病百药”的改革模式。国际经验显示,“慢药”费用是最可能(甚至是唯一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非行政手段得到有效控制和大幅降低的部分。过去的20年,美国很多“慢药”已从多变的“两周处方”逐步延长为“三月处方”,成功将药品费用控制到如今仅占总费用的15%(我国当前为40%~50%)。
, http://www.100md.com
实践证明,在所有药品中,以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为主的10余种慢性病的药物治疗方案是非常成熟稳定的。无论国内外,其长期服药方案都主要涉及300余种药物,而且表现出“个体处方变异度较低”的共同特征,使其较容易与大医院分开管理。这类患者的首诊可能需要去大医院由资深医生完成,其后的长期服药则可由药剂师和基层医生来指导,大大降低了支出。
蓝皮书还建议,基于慢性病的风险可控、易监管,商业保险公司也可开发具有高度针对性和科学精算基础的险种,打破商业健康险在中国“越卖越赔”的恶性循环。
有目的地打造一个由“慢性病-基层医生-新险种”组成的“小三角”,医疗卫生费用将大幅下滑。蓝皮书同时介绍了在发达国家,现代医疗产业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固的“医-患-险”“大三角”结构。“‘大三角’都是由起初的‘总包大包’发展到逐步由‘亚险种’、‘分组织’等各种‘小三角’填充,从而提升内部的稳定性与消化能力”。
公立医院改革也是新医改以来财政资金的重点投入领域,如何提高这一块的投入产出比,蓝皮书给出的建议是:职业化改革。“大量引进职业经理人进入医院管理行业,和‘医疗院长们’合作,改进医院的职业化管理水平,简单直接,见效也很快。”
, 百拇医药
2005年前后,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改革方式在公立医院有所尝试,但很快偃旗息鼓。正如蓝皮书所指出的,公立医院的管理机制一直是行政化的管理,管理体系由卫生局制定,院长是典型的“医疗院长”。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医保控费的压力,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政策的挤压,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们越来越有压力。如何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用同样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答案都指向科学的管理。
时下,不少公立医院的院长们已经无暇顾及临床事务,熟练掌握了各项管理工具,完成了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转型。更多数医学专家出身的院长们仍是临床、管理“两肩挑”,“有限的任期内难以下大决心做职业转型”。蓝皮书作者对此深表理解。那么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就显得尤为迫切。
北京市医管局旗下第22家公立医院,去年11月底正式开业的清华长庚医院即采用“医管分开”模式,“在筹建管理团队的过程中,偏好选择具有MBA等商科学历人士。, http://www.100md.com(黄柳)
改革建议
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也即与居民地理距离最低的医疗机构的效率发挥出来,将很大程度解决投入产出比低的问题。但现实情况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薪资待遇及运行模式吸引不了高水平的医生,对患者的吸引力也自然缺失。
怎样在既有的体系下,最大程度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蓝皮书给出了“十病百药”的改革模式。国际经验显示,“慢药”费用是最可能(甚至是唯一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非行政手段得到有效控制和大幅降低的部分。过去的20年,美国很多“慢药”已从多变的“两周处方”逐步延长为“三月处方”,成功将药品费用控制到如今仅占总费用的15%(我国当前为40%~50%)。
, http://www.100md.com
实践证明,在所有药品中,以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为主的10余种慢性病的药物治疗方案是非常成熟稳定的。无论国内外,其长期服药方案都主要涉及300余种药物,而且表现出“个体处方变异度较低”的共同特征,使其较容易与大医院分开管理。这类患者的首诊可能需要去大医院由资深医生完成,其后的长期服药则可由药剂师和基层医生来指导,大大降低了支出。
蓝皮书还建议,基于慢性病的风险可控、易监管,商业保险公司也可开发具有高度针对性和科学精算基础的险种,打破商业健康险在中国“越卖越赔”的恶性循环。
有目的地打造一个由“慢性病-基层医生-新险种”组成的“小三角”,医疗卫生费用将大幅下滑。蓝皮书同时介绍了在发达国家,现代医疗产业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稳固的“医-患-险”“大三角”结构。“‘大三角’都是由起初的‘总包大包’发展到逐步由‘亚险种’、‘分组织’等各种‘小三角’填充,从而提升内部的稳定性与消化能力”。
公立医院改革也是新医改以来财政资金的重点投入领域,如何提高这一块的投入产出比,蓝皮书给出的建议是:职业化改革。“大量引进职业经理人进入医院管理行业,和‘医疗院长们’合作,改进医院的职业化管理水平,简单直接,见效也很快。”
, 百拇医药
2005年前后,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改革方式在公立医院有所尝试,但很快偃旗息鼓。正如蓝皮书所指出的,公立医院的管理机制一直是行政化的管理,管理体系由卫生局制定,院长是典型的“医疗院长”。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医保控费的压力,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政策的挤压,公立医院的管理者们越来越有压力。如何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用同样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答案都指向科学的管理。
时下,不少公立医院的院长们已经无暇顾及临床事务,熟练掌握了各项管理工具,完成了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转型。更多数医学专家出身的院长们仍是临床、管理“两肩挑”,“有限的任期内难以下大决心做职业转型”。蓝皮书作者对此深表理解。那么让“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就显得尤为迫切。
北京市医管局旗下第22家公立医院,去年11月底正式开业的清华长庚医院即采用“医管分开”模式,“在筹建管理团队的过程中,偏好选择具有MBA等商科学历人士。, http://www.100md.com(黄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