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5年第7期
编号:13118270
齐鲁医院探路远程医疗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5年第7期
     当医疗步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如何应对科技变革,并将科技的力量转化为满足临床需求的解决方案,是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从2005年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以下简称“齐鲁医院”)依托自身的地域和学科优势,在远程医疗领域大胆探索。十年耕耘,业已形成了集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区域性网络医疗服务、心脏远程监护系统为一体的网络医疗服务群。其中,心脏远程监护系统,作为远程医疗网络服务的基础和核心,体现出很好的样本价值。

    远程监测构筑心脏防线

    心脏远程监护系统的建设,源起于一个临床课题——如何能够对心脏突发事件进行预警,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突发心血管急性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等),且其中70%以上发生在院外,并因失去宝贵的早期诊断救治时间而导致病情恶化。我们的目的是建立心脏病患者和医生之间的“零距离”通道,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百拇医药
    2005年6月,齐鲁医院成立了亚洲第一家基于GPRS网络传输心电图的心脏远程监护中心,代表了当时我国心电远程监护领域和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该项技术拥有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台湾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该技术也填补了国际心电监测领域的一项空白,是国内成立时间最早、管理运营最成熟、监测病例最多、分中心最多的监护中心。

    心脏远程移动监护系统由设在医院的心脏监测数据处理平台(心脏远程监护中心)和患者随身携带的心脏监护仪组成。心电监护仪具有实时分析预警、记录储存、发送监测数据和接收医嘱信息功能。患者在移动GPRS网络覆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心脏监护仪把心电图监测数据自动发送到医院,医生及时做出分析诊断。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将心脏病患者及亚健康人群从院内监护扩展到院外监护,心脏病患者从突然发病被抢救变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时监护、提前预警。及早发现,为诊断和治疗心脏异常情况争取到“黄金时间”。

    该系统以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连接社会患者人群、基层医院,构建了社区心血管急性事件预防控制服务模式;分布式采集患者人群的心脏电生理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根据异常数据信息的种类,下达诊断和处理意见,或给予救治,将心脏电生理分析诊断服务延伸到社会家庭和区县乡镇,从“源头”进行控制。
, 百拇医药
    监护人群比较广泛,主要针对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危重症患者的转运监护,以及高危人群、亚健康人群的保健监护和预警等。更为重要的是,该系统可自动报警,一旦捕获到心电异常,院方监控人员可当即调出患者信息,通知对方的临床医生注意观察并进行干预。

    目前,心脏远程监控中心覆盖的主要范围是山东省内100多家分中心,覆盖人群达3000万,初步形成了省-县-乡(社区)-家庭多级心脏远程移动监护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式向北京、上海等地进行推广。迄今,该系统已为22万余人次患者进行心脏监测,及时发现严重异常心电图病例达5000多例,及时通知患者及家属或医院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科研创新转化为管理创新

    建设心脏远程监测系统,是硬件设备和软件管理系统逐步完善的过程,是科研创新向管理创新转化的过程。
, 百拇医药
    相较于国际及国内相似技术,齐鲁医院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在创新方面有六大亮点。一是硬件架构技术。以基带处理器为核心,将电生理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和移动IP技术集成为一体,大幅度提高心电数据处理速度和分析诊断精度,实现了双向互动远程监测。二是自适应分析诊断预警技术。自动根据用户当前的心电基础数据,自适应调整报警阈值,跟踪捕捉具有临床价值的心电图动态变化数据。三是多元化监测技术。用户可以采用自动、定时、手动方式发送监护数据,医院医生可以在线控制用户端设备,调阅实时监护数据,或某一时段数据进行分析,满足各种监护需求。四是网络紧急呼叫技术。在用户遇到紧急情况下,无论是否戴机监测,触发亲友键即可向亲友手机发出求助信息。五是离线监测技术。其可以在切断脱离移动网络的状态下,继续保持对心脏连续监测记录,自适应分析预警。六是医疗证据“黑匣子”技术。以日志方式自动循环记录设备的工作状态、用户重要操作,确保服务过程有据可查,避免发生医疗服务纠纷。这一起源于临床问题的科研创新最终转化为患者受益的疾病解决方案。

    齐鲁医院在心脏远程监测方面的探索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各方面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有利于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和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疾病管理模式。齐鲁医院在远程医疗领域的创新并未止步于此。2011年3月1日,原卫生部召开了东部对口援助西部地区高端远程会诊系统项目工作会议,齐鲁医院以此为契机,启动齐鲁医院对口支援新疆地区医院建设高端远程会诊项目。在启动仪式上,齐鲁医院院长李新钢作了远程会诊演示。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启动仪式并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齐鲁医院为全国医疗信息化带了一个好头。该项目利用东软远程医疗V2.0系统、思科CTS3010三屏“网真”视频会诊交互系统、中国移动10M数字专线搭建,实现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病理诊断、远程信息共享等远程医学活动。截至目前,齐鲁医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之间开通了10兆专线的高端远程会诊体系,并下连40家县级医院,开通了4兆专线的远程会诊体系,终端可实现无线、可移动,影像、病理、心电等各种信息高清、高速、稳定的传输效果。外地或基层医院的医生及其患者通过大屏幕,可以和齐鲁医院的专家们“面对面”交流,同时通过专门的设备,专家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资料(X线片、CT片等)、检查结果。多年来,齐鲁医院不仅在技术上创新,而且不断调整和完善疾病管理模式和患者服务模式,让远程会诊中心的技术优势不仅服务于山东省而且辐射到山东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患者们。

    在去年底举办的“首届中国(天津)远程医疗技术展览会”上,齐鲁医院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心脏远程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情况,并得到广泛关注。不久前,李克强总理推出“互联网+”计划,意味着各行各业都需转变思维方式,将行业资源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对齐鲁医院而言,则意味着其将会在医疗服务创新上继续探索、前行。, 百拇医药(高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