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5年第11期
编号:13117075
论道医改医管(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5年第11期
     第七,医院感染管理监管平台。这一平台涉及到病例申报等关键性问题。感染病例确诊后,先发现病例总体分布,再进行病例排查工作。同期对医院中心供应室的所有物品实行全程检测,直接上报至省级院感质量控制中心。

    第八,临床危急值管理平台。医院将检验科、心电图室、放射科、CT/ MRI、超声等检验检查项目全部纳入临床危急值管理。设置临床危急值报警范围、阈值,采取人工电话通知和电子自动预警方式,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生命危机。

    第九,麻醉手术监管平台。通过上报统计首台手术准时划刀时间、连台手术候台时间监管、手术切口等级、麻醉级别、术中异常事件、麻醉质量指标监控、非计划再次手术等数据,确保手术医疗质量安全。

    第十,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HQMS数据上报系统包括住院死亡类指标、重返类指标、医院感染类指标、手术并发症指标、患者安全类指标、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七大类,系统非常庞大。

    钱家强:外建顶层,内树活力

    作为区域内唯一的综合性医院,石狮市(华侨)医院长期以来在市场导向中谋发展,趋利性明显。医院建院时间短、文化底蕴薄,人才素质和学科水平也都相对偏弱。但所在区域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就医需求比较大,在公立医院改革以前,医院无异“九龙治水”,制度涣散、分散管理、权责不明、效益低下等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建顶层、提水平、强管理”被认为是公立医院改革成功的三个必要步骤。其重点是综合性改革,需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分工协作五个方面入手,意在达到公益性、积极性、满意度多重提高的最终目标。

    在公立医院改革的顶层设计层面,医院着重从自主经营权、自主用人权、自主分配权,质量、安全、技术以及医疗联合体管理等方面展开,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办医主体转换,二是领导班子变更,三是职责权限明确,四是人事制度、监管方式转变。在实行院长目标考核制后,医院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均呈现整体提升的同时,医院还推行了人事制度改革,采用定编、定量和定岗制度,具体为通过制定各项指标、科室发展需求区分重点学科、基础学科和伯乐学科,学科分类后对各岗位进行科学测算,再进行招聘和编制。

    除此之外,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落脚于人才养成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价值建设。首先,坚持人才可成长性原则,制定了全套先进人才培养规划,将项目制定与导师制相结合,完成人才梯队建设,实现医院可持续性发展。再有,将绩效薪酬与工作数量、质量和工作风险性挂钩,同时注重人才无形价值发掘,保障医务人员收入与社会地位相称。,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