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或向智慧、健康发展
分级诊疗格局待建,上海实践
作为2015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深化医改的难点之一。为了探索分级诊疗模式的创新发展,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的构建,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健康服务业专委会主办、上海市浦东医院承办的“创新、智慧、健康——2015分级诊疗模式创新研讨会”于5月28日在上海市浦东医院举行,来自各界的专家纷纷为分级诊疗出谋划策。
分级诊疗格局待建
究竟该如何定义分级诊疗?原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从患者的病种、病情以及治疗效果等三个目标定义了分级诊疗。“去适宜的医院,而不是最好的医院。”高解春强调,根据这一定义,他认为分级诊疗主要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首诊基层,其次是基层可转诊到三级医院,最后是慢病康复可回到基层。但“分级诊疗要形成制度化的格局,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处长焦雅辉表示,要改变这种业已形成的无序就医的状态,问题在于如何引导百姓就医。
“分级诊疗要改变的是百姓就医问题,但百姓不知道到底应该去哪一家医院,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帮助患者提高这种选择的能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浦东卫生发展研究院院长梁鸿指出。
焦雅辉结合目前全国各地的探索总结道,在引导患者就医方面,一些地区通过强制性的方式解决,例如青海出台文件要求患者必须按照逐级程序就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