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刊
《新民周刊》2015年7月2日移动互联网有本事“颠覆”医疗吗?
如果你还认为互联网医疗就是网上在线咨询或者帮忙挂号,那么你又落伍了。2015年,如果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没有到线下开诊所的打算,同行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5月7日,网上医疗轻问诊平台春雨健康宣布,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5个重点城市开设25家线下诊所,按照其规划,到2015年底,春雨健康会在50个城市布局,诊所的数量将达到300家。
与春雨健康在去年同期融得巨资的医生社交平台丁香园,更早宣布加入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中,其创始人李天天近期透露,丁香园将在杭州开设的首家全科诊所敲定在今年10月开业。
而与在互联网医疗耕耘数年的上述两家企业一样,新进者平安也选择了相似的模式,而且手笔更大。今年4月,平安在宣布进军移动医疗的同时,也公布了“万家诊所计划”,即投入500亿用10年时间开设万家诊所。
, 百拇医药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爆发,2014年可谓互联网医疗的爆发之年,在流量、用户、资本到位后,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始走向地面,那么,这个群体能否“颠覆”医疗呢?
《南方周末》2015年7月9日学医究竟好不好
前一阵收到几封email,都是转了几道弯的朋友,有孩子在上高中的,辗转找到了我,问:学医究竟好不好?
作为一名在国内经过了八年医学院、两年住院医训练,国外又经过了若干年医学科研及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培训,途中好几次有过放弃的念头、如今却依然留在医疗行业的我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达、人们如何有钱,人总是要生病的。因此,无论在什么社会、什么国家,都是需要医生的。而且,正因为服务的对象是最复杂的也最珍贵的人,医生无论在什么社会哪个国家,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行业。
, 百拇医药
所以,做医生不能冲了钱去,还得有点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怀,真心喜欢这个职业,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并能承受始终伴随这份工作的社会责任感。没有点精神支柱,是坚持不下来的。
《财经》2015年7月6日触不可及的救命药
6月28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楼举办的丙型肝炎专家咨询会上,47岁的张青(化名)不停地奋笔疾书。
她23岁的儿子是丙肝患者。因怕人多抢不到发言机会,张青只好在现场给专家写信询问丙肝治疗新药——索菲布韦。
这款由吉利德公司研发的新药,是首个无需联合干扰素就能安全有效治疗某些类型丙肝的药物。
索菲布韦被诟病的是价格。一位在美国购药治疗的患者告诉张青,彻底治愈将花费近100万元人民币。这对张青无疑是“天价”。在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思想斗争后,张青决定卖掉房子为儿治病。
, http://www.100md.com
然而,咨询会上专家的回答再次让张青失望:目前国内还没有批准进口索菲布韦,即便所有的临床试验与审批程序顺利通过,索菲布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少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患者要买药只能到美国、欧洲购买,或者以高价参加香港医疗机构的治疗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7月2日医生集团超越“走穴”的实践路径是什么?
医生集团所引爆的热情是超乎想象的。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医生集团形式具有生存空间,但必须要看到,其生命力和成长价值是有限的。而一旦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成长起来并形成规模,这种以“走穴”为本质的医生集团将难以为继。
鉴于此,医生集团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一条超越“走穴”的实践路径。换言之,这些已经成立的尚且“飘在空中”的医生集团该如何落地?
关于这一点,可以先从成立最久的万峰心血管专家联盟的实践来看。万峰实践的转折点在2008年。他离开凤凰医疗,注册成立神州海德公司,用于投资建设自己的医院。
医生集团通过自建医院的模式来实现落地,有些太过沉重,周期、成本和风险是一般医生集团所难以承受的。但万峰实践的一个有益启示是,医生集团需要找到一条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可持续联系。, 百拇医药
如果你还认为互联网医疗就是网上在线咨询或者帮忙挂号,那么你又落伍了。2015年,如果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还没有到线下开诊所的打算,同行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5月7日,网上医疗轻问诊平台春雨健康宣布,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5个重点城市开设25家线下诊所,按照其规划,到2015年底,春雨健康会在50个城市布局,诊所的数量将达到300家。
与春雨健康在去年同期融得巨资的医生社交平台丁香园,更早宣布加入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中,其创始人李天天近期透露,丁香园将在杭州开设的首家全科诊所敲定在今年10月开业。
而与在互联网医疗耕耘数年的上述两家企业一样,新进者平安也选择了相似的模式,而且手笔更大。今年4月,平安在宣布进军移动医疗的同时,也公布了“万家诊所计划”,即投入500亿用10年时间开设万家诊所。
, 百拇医药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爆发,2014年可谓互联网医疗的爆发之年,在流量、用户、资本到位后,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始走向地面,那么,这个群体能否“颠覆”医疗呢?
《南方周末》2015年7月9日学医究竟好不好
前一阵收到几封email,都是转了几道弯的朋友,有孩子在上高中的,辗转找到了我,问:学医究竟好不好?
作为一名在国内经过了八年医学院、两年住院医训练,国外又经过了若干年医学科研及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培训,途中好几次有过放弃的念头、如今却依然留在医疗行业的我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达、人们如何有钱,人总是要生病的。因此,无论在什么社会、什么国家,都是需要医生的。而且,正因为服务的对象是最复杂的也最珍贵的人,医生无论在什么社会哪个国家,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行业。
, 百拇医药
所以,做医生不能冲了钱去,还得有点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怀,真心喜欢这个职业,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并能承受始终伴随这份工作的社会责任感。没有点精神支柱,是坚持不下来的。
《财经》2015年7月6日触不可及的救命药
6月28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楼举办的丙型肝炎专家咨询会上,47岁的张青(化名)不停地奋笔疾书。
她23岁的儿子是丙肝患者。因怕人多抢不到发言机会,张青只好在现场给专家写信询问丙肝治疗新药——索菲布韦。
这款由吉利德公司研发的新药,是首个无需联合干扰素就能安全有效治疗某些类型丙肝的药物。
索菲布韦被诟病的是价格。一位在美国购药治疗的患者告诉张青,彻底治愈将花费近100万元人民币。这对张青无疑是“天价”。在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思想斗争后,张青决定卖掉房子为儿治病。
, http://www.100md.com
然而,咨询会上专家的回答再次让张青失望:目前国内还没有批准进口索菲布韦,即便所有的临床试验与审批程序顺利通过,索菲布韦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少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患者要买药只能到美国、欧洲购买,或者以高价参加香港医疗机构的治疗计划。
《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7月2日医生集团超越“走穴”的实践路径是什么?
医生集团所引爆的热情是超乎想象的。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医生集团形式具有生存空间,但必须要看到,其生命力和成长价值是有限的。而一旦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成长起来并形成规模,这种以“走穴”为本质的医生集团将难以为继。
鉴于此,医生集团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一条超越“走穴”的实践路径。换言之,这些已经成立的尚且“飘在空中”的医生集团该如何落地?
关于这一点,可以先从成立最久的万峰心血管专家联盟的实践来看。万峰实践的转折点在2008年。他离开凤凰医疗,注册成立神州海德公司,用于投资建设自己的医院。
医生集团通过自建医院的模式来实现落地,有些太过沉重,周期、成本和风险是一般医生集团所难以承受的。但万峰实践的一个有益启示是,医生集团需要找到一条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可持续联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