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5年第21期
编号:12783076
出拳必胜(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5年第21期
出拳必胜

     “五根指头各具特色、各有长短,但只要合起来,就能攥成一只强有力的拳头。”这是丰子恺先生在散文《手指》的句子,道理粗浅,却寓意深刻。

    面对“2014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肿瘤学榜首”“全国肿瘤专科医院排行榜前三甲”“主办杂志影响因子位居年度肿瘤学期刊第一”等多项荣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山肿瘤”)主任徐瑞华深有体会地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确,在医院管理不断迈向精细化的今天,医院的发展不仅需要院长的领导力,更需要团队的管理力与执行力。

    管理是柔性激励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组成。经过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中山肿瘤在我国肿瘤学建设方面,已经发展成为学术力量雄厚的医、教、研基地,其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已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4年门诊量达680 476人次,手术16 489例,医疗业务量均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
,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徐瑞华从曾益新院士手中接过指挥棒,开始担任中山肿瘤主任。履新之初,徐瑞华就展现了他独特的管理艺术—柔性文化加绩效激励。在柔性文化和绩效激励中,培育出一批批管理人才,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所谓柔性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徐瑞华认为,在管理艺术中,柔性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不可低估,它是隐形的,却可以发挥巨大的效用。为了弘扬“诚实、友爱”的中心文化,中山肿瘤专门设立职代会常设委员会,成立职工治理中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呼声,收集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心每年都会加大对员工福利的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员工福利待遇,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在充分听取员工、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中山肿瘤制定并实施了《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制度运用目标管理理论,明确院、科两级的年度具体目标与任务,建立了一套横向覆盖中心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纵向覆盖所有科(处)室、医疗小组以及个人的目标管理体系。
, 百拇医药
    《办法》对各个科室的医疗、科教、管理与医德医风方方面面的工作给出具体的指标,并进行数据式量化,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同时,中山肿瘤结合每年的重点工作,通过调整目标发挥引导作用。

    为了配合《办法》的深入实施,中心紧接着又制定了“主诊教授负责制”,将各个科室的目标分解到每个以主诊教授为核心的医疗小组,进一步、分层级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制度实施的可行性。

    2014年是中山肿瘤成立50周年,以此为契机,中心开展参观院史馆、修订《中心志》等“院庆八个一”系列文化活动,传播优良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增进了全院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年年底,通过著名的麦肯锡公司关于员工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中山肿瘤获得了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排行榜季军。

    徐瑞华的管理艺术刚柔并济,在柔性文化的基础上实施绩效激励。为了达到激励中心员工向奋斗目标不懈努力的目的,中山肿瘤配套实施了绩效考核制度。该制度历时四年,通过前期定岗定编、物流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上线等铺垫工作,成功建立了以考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体系,较好地在薪酬中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工作价值。
, 百拇医药
    柔性文化温暖人心,绩效激励鼓舞斗志。徐瑞华运用柔性激励,凝聚了团队力量,不仅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挖掘了中心和科室发展的潜力。中山肿瘤的医教研各项指标都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季度医疗质量检查达标率也有显著提高,推动了中山肿瘤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人才是团队的支撑

    徐瑞华认为,优秀团队需要优秀的人才梯队做支撑。围绕打造成“国内综合实力最强、国际一流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这个目标,中山肿瘤制定了以“拔高顶层、充实中层、夯实基层”为主要策略的多层次“人才强院”发展战略,推出人才建设十大举措。

    中山肿瘤人事处处长文朝阳对记者说道:“拔高顶层是培养、吸引一批在肿瘤学领域有重大影响力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以持续的创新力带动医教研的全面发展。充实中层是打造一支活跃在临床、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骨干队伍,以扎实的工作推动中心的全面发展。夯实基层即激发年青人的活力,使青年员工快速适应岗位的要求,创造机制促进青年员工的快速成长。”
, 百拇医药
    在中山肿瘤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是两种重要的手段。中山肿瘤通过把人才“送出去”和“请进来”,让人才队伍强壮起来。近年来,瞄准学科发展的趋势,持续引进高端人才,包括多名中共中央组织部“青年千人”和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人才。对于引进人才,中山肿瘤除评价学术能力以外,还评价其对中心文化认同程度,促进团队合作。对于年轻医生的引进,打破门户之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对于在职的员工,中山肿瘤加大内部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施“临床医学科学家培养计划”,为临床医生从事科研创造条件,为临床医学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积极实施“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优秀的青年人才成长创造平台;鼓励青年人才出国学习,每年都有30余位青年人才在国际一流肿瘤中心学习交流。随着一系列措施出台,中山肿瘤正逐步成为青年英才的汇聚之地,有越来越多的青年逐步成长为“杰青”“长江学者”“青年女科学家”。近期还出台了高端人才特别支持计划,对遴选出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及临床科学家给予连续五年的经费支持,帮助他们组建团队、开展前沿科研攻关。

    文朝阳表示,通过一系列的人才培养举措,中山肿瘤人力资源结构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不同系列人员配比合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比例稳步增加、高学历人员比例逐年增大。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中山肿瘤在职员工总数为2375人。在人员构成方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85%,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16%,中级职称人员占24%,初级或以下职称人员占60%,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呈金字塔型;在学历方面,研究生学历人员占27.7%,本科学历人员占33.7%;在年龄结构上,40岁以下员工占73.4%。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支年轻化、高学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力量的人才队伍。, 百拇医药(郭潇雅)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