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6年第8期
编号:12875119
西域藏院 福泽百年(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6年第8期
西域藏院 福泽百年

     藏医药学起源于西藏,迄今已有3800年的悠久历史,藏医药学博采我国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和古阿拉伯医学之长,凝聚了藏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为藏民族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最为完整、最有影响的民族医药学之一,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诊疗技术、鲜明的民族特色,故位居我国四大民族医药学之首。

    2016年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以下简称“藏医院”)建院100周年,历经百年风雨沉浮,如今的藏医院成为全国首批、全区唯一一所“三级甲等”藏医综合性医院,年门诊量达到了34万人次,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2人,其中高级职称56人,中级职称107人,2人荣获“国医大师”称号。医院先后完成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机构的科研课题51项,并荣获“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科技推广先进集体”“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殊荣。

    在藏医院的百年庆典中,该院院长益西央宗满怀激动地说:“回首过去,大家的努力依旧历历在目;展望未来,藏医院将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 http://www.100md.com
    世事变迁迎新生

    藏医院的前身是1916年斋康吉恰堪布和钦热诺布大师在拉萨创立的“门孜康”,即藏医历算院。门孜康规模不大,承担着医疗和教育两大任务,有藏医和天文历算两个专业,同时还配制藏药,每年编制历书发行到藏区各地和邻近国家。

    据益西央宗介绍,门孜康的学员除了101座寺院的僧人外,还有来自拉萨、不丹、拉达克、锡金等地的学员,学制9年。1933年以前,从门孜康毕业的学员有103名,这些学员都有规范的学籍档案,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门孜康和第司·桑杰嘉措在1696年创立的药王山利众医学院合并,组建了拉萨市藏医院。当时的医院只设有门诊部,没有一张床位,医院总面积仅1000余平方米。“文革”期间,更名为“拉萨市劳动人民医院”。

    在那个“破四旧”的年代,我国传统民族医药遭受了毁灭性打击。1974年,为抢救和整理遭受严重破坏的大量藏医药珍贵古籍文献,恢复中断7年之久的藏历气象历书的编制,继承保护藏医药文化精髓,医院设立了藏医药研究室和天文历算研究室。1978年,医院又恢复为拉萨市藏医院。
, 百拇医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重视藏医药事业的发展,1979年原卫生部拨款,为藏医院修建了四层门诊部大楼,藏医院犹如枯木逢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得到了迅速发展。1980年9月1日,拉萨市藏医院扩建成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成为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直属医院。1985年8月,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的藏医院住院部竣工,配制床位150张。

    进入21世纪,自治区党委政府与时俱进,在藏医院原有的藏医研究所和天文历算研究所基础上正式批准成立了“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下设天文历算研究所、藏医药文献研究所、藏药应用开发研究所、藏药生药研究所。2009年以来,遵照国家和自治区提出的“统盘规划、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化设计、明确重点”的建设原则,开始了整体改扩建的规划设计。国家投资1.97亿元,先后实施了新建国家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综合楼、内科楼、特色专科楼、住院北楼等工程,建成业务用房面积4.52万平方米。工程于2014年顺利投入使用,使藏医院形成了急诊部、门诊部、住院病区、医技部、手术室、ICU病房、消毒供应中心、后勤保障系统及药剂库房等临床服务链。
, http://www.100md.com
    2011年自治区机构改革,藏医院升格为副地级事业单位,床位增加到了500张。2014年,藏医院的新建眼科中心、高压氧舱建设工程和改造藏药浴疗中心项目被列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项目,国家投资9800万元,建筑面积12372.85平方米。至此,藏医院功能定位集中于临床医疗、科学研究、藏药生产、人才培养、文化传播五个方向,医院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独具特色成体系

    在藏医药学巨著《四部医典》中,有一句话是:“健康而欲想长寿者,病则早日欲复者,习医之。”益西央宗认为,这句话首先体现的是“先养后治”的藏医理念,其次体现了藏医学重视以五行方法治五行疾病的医治原则。藏医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证明,藏医诸多绿色防病治病的方法疗效确切。特别是针对强直性脊柱炎、脑卒中康复期、萎缩性胃炎等慢性病,藏医的治疗手段丰富,特色优势明显。

    益西央宗告诉记者,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而藏医更注重尿诊,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泡沫、气味、漂浮物、沉淀物以及加入特殊试剂后的变化,来判断疾病。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隆”(气)、“赤巴”(火)、“培根”(土和水)三大因素,具备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七种物质基础,分泌大便、小便、汗液三种排泄物,三大因素支配七种物质基础和三种排泄物的运行变化。
, 百拇医药
    藏药同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糅合了其他药学精华的基础上,藏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药学理论。藏药按八性、六味、十七效来分类,认为药物与五行(土、水、火、气、空)有关,其性、味、效亦源于五行。即土为药物生长之本源,水为药物生长之汗液,火为药物生长之热源,气为药物生长运行之动力,空为药物生长之空间。

    在医疗临床中,藏医的理论体系和藏药的使用紧密结合。藏医将“隆”“赤巴”“培根”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都归结为“寒症”“热症”两大类型,藏药方剂亦按其性质区分为“热性”“寒性”两大性能。藏医在治疗“寒症”时用“热性”药,治疗“热症”时用“寒性”药。藏医、藏药相得益彰,成为特色浓厚的诊疗方法。

    藏医院在秉承藏医和藏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藏医特色科室,如隆病科、药浴科、藏医传统疗法中心等,目前开展了十几种藏医特色疗法,包括放血疗法、涂擦疗法、脉泄疗法等,这些技术都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在藏医院,不管是住院患者还是门诊患者,口服药物100%是藏药,药房内常用藏药共有400多种,这些药是由1400多种藏药材配制而成,其中大部分为青藏高原特产。此外,医院积极向内地推广藏医藏药。实践表明,由于海拔和气候等诸多原因,藏药在内地的疗效更加显著。, http://www.100md.com(郭潇雅)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