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6年第8期
编号:12875120
医者“心术”之思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6年第8期
     为什么医疗纠纷没有因为医疗行业的关注而变好?为什么往往医患双方对于诉讼判决的结果都不满意?为什么同一个患者去医院看病,却能对两个医生做出大相径庭的评价?为什么一起起伤医悲剧发生,网络上却是一片叫好声?Peter Washer的《Clin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一书,通过一个个幽默的例子和对话,也许恰恰可以解开国人上述的问题与困惑。

    每每提及医患沟通,医生经常会抱怨“很忙”“没时间”,而这只是在重要与次要权衡后的托词和借口罢了。问题的关键不是医生没时间,而是他们认为有比沟通、倾听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但他们却不知道,最终这反而会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很多研究表明有效的临床沟通技巧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得以提高,其效果将会持续终生。

    那么,有医患沟通技巧就是患者眼中的好医生吗?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属性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患者的权利意识觉醒和膨胀。这就要求作为未来医生的医学高等院校学生必须清晰地洞察这一变化,并感悟和认同医乃“仁术”,更是“人术”。临床沟通技巧的培训是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一定要搞清楚“心”与“术”之间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这些年,医疗行业也很重视“临床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但是收效微微。因为往往关注了形而下的“器”(“术”——技巧),却忽略了形而上的“道”(“心”——自我)。

    所以在翻译本书时,虽然原著标题为“SKILL”,作者却执意将其翻译为“艺术”。因为艺术是用“心”的,是有灵幻的,是有温度的??如果仅仅将本书中的“SKILL”烂熟于胸,你仍然无法成为患者眼中的好医生,因为你没有透过“SKILL”去感受从医者“患者至上”的价值观,去感受从医者“帮助弱者”的人生观,去感受从医者“敬畏生命”的世界观。

    患者眼中的好医生首先一定尊重患者、敬畏生命,恪守“患者至上”。应当对每个患者都有感恩和尊重之心,所以在做任何临床决策时,都应当将“患者至上”作为评判决策对错的“金标准”。其次,患者眼中的好医生一定是在患者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他。今天之医患冲突,是社会对生物医学模式不满而发生的“变态反应”,只有我们的医学完成向“全人”医学模式的转变,将工作重心从“病”转移到“人”,医患关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

    最后,患者眼中的好医生一定是一位博学却不傲慢、不冷漠的朋友。今天“学习型患者”越来越多,患者比以往更需要医生的帮助、安慰和宣教。所以医生必须克服“冷漠”,而要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尽量去理解患者,体谅他的痛苦和不便,并且应该将自己定位为“患者博学且值得信赖的朋友”。如果医生真的可以抱着交朋友的心态去工作,“冷漠”这个敌人也自然会离你而去。医生爱医学,更应该去爱患者。, http://www.100md.com(王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