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7年第8期
编号:577851
国家出手:互联网医疗进快行道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3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第8期
附院,远程,实验室,国家意志下的“择优录取”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国家出手:互联网医疗进快行道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互联网医疗的“国家级”实验室问世,相关软硬件技术和配套设备系统有望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间实现跨越。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组建工作的通知》,依托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作为项目法人申报的“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获准立项建设。

    在郑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负责人翟运开看来,批复文件下来得比预想中快很多。

    2016年10月正式提交申报,2017 年1月底获得批复。“实验室研究成果出来后,不止要为河南服务,肯定是面向全国、面向全行业提供科技支撑服务,引领全国互联网医疗规模化创新应用。当然,首先要在我们医院、在河南省进行验证。医疗是特殊领域,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实际上之前是没有成熟路径的,实验室接下来要做的,是真正地将互联网技术和医疗技术进行深入结合。”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赵杰告诉《中国医院院长》。

    首家国家级互联网医疗技术与应用实验室的获批并落地,意义重大。在国家战略统领下,此举不光可以迅速弥补互联网医疗的短板,还能形成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产业化发展的科学路径,甚至可能在几年后赶超国际水平。

    国家意志下的“择优录取”

    “互联网医疗系统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属性首先是“国家意志”。

    伴随信息革命的深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在近十余年成为潮流,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服务业。资料显示,在美国,多年前,政府就在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仅就2015年上半年数据来看,互联网医疗投资总额就达21亿美元。在欧洲,发达的远程医疗与移动医疗系统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德国,患者通过智能手机向医疗机构传输皮肤图像数据和生物反馈信息,医生在网上为患者诊断;在法国,医疗机构可对患者重要的生理指标变化实现远程连续监测和异常情况警报。在亚洲,韩国使用音频视频技术实现医生与中风患者的互动;而在日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