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老者与医管
清华大学,医院,专业,1997年的启示,愚公移山:从0到1
文/本刊记者 杨晓慧少年、老者与医管
文/本刊记者 杨晓慧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医改任务和行业共识,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更是行业亟须。
7月1日,张静宇在微信圈里晒出了“九宫格”并附文道:“毕业啦!谢谢最敬爱的导师、最亲爱的家人、最可爱的同学和小伙伴们。”她是清华大学2014级医管硕士生,也是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黄埔二期”毕业生。
毕业集体合影记录了她与同学们的朝气与憧憬,也留下了全体53名毕业生和医管院老师的“全家福”。
——张静宇记得“全家福”每位同学的名字,也记得每位老师和所授的课程。
“我们都称他为刘爷爷。”张静宇口中的他—刘爷爷也在“全家福”中,红色的导师服衬托着这位老者的睿智与淡然。他是刘庭芳,今年79岁高龄,是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是我国医院品管圈研究与推广的第一人,也是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
时代与使命让这一老一少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医院管理的现代化、职业化和专业化。
刘庭芳教授与毕业同学们合影。
1997年的启示
1997年,张静宇是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她知道香港回归,不知道医院管理专业,更不会知道这个专业正在被中国的有识之士所关注。
彼时,我国的医院管理领域尚处于“准开化”状态,更多的是经验与人治,但是,行业的远见者们正试图探索我国科学化、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模式与方法。
这一年,刘庭芳作为中华医学会代表团成员之一首次前往美国学习考察。在芝加哥大学副校长介绍学校院系设置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以前没有听到的院系和专业:医院管理系。
“我就问他,这是哪一年建的,他告诉我是1934年。”在今年5月20日召开的“清华大学医院管理与教育高峰论坛”上,刘庭芳详细地介绍了他与医院管理专业结缘的始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