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一大师 彪炳史册
李兰娟,浙大,肝移植,王季午:“活郭霍”的严谨求实,郁知非:一代严师出高徒,杨松森:从小顽童到大名医,陆琦:我和总理有个约会,郑树森:引领器官移植时代浪潮,李兰娟:国家有难敢为先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浙一大师 彪炳史册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一代代先贤前辈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发展史中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世纪传说。
1960年秋和1962年冬,陆琦医师曾两次为周恩来总理治疗痔疾。图为1963年1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与陆琦医师合影。
从“弄堂医院”到“南方协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在七十年风雨蜕变中,离不开一代代“浙一人”孜孜以求的努力奋斗。回溯历史,在“严谨求实”的文化传承中,浙大一院英才迭出,名医荟萃,德医双馨,彪炳史册。
星河璀璨,首任院长王季午、著名血液病专家郁知非、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杨松森、“痔科元老”陆琦、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等浙大一院的先贤前辈,他们的高风亮节,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的言传身教,鼓励着新一代“浙一人”继续书写当代的壮丽史诗。
王季午:“活郭霍”的严谨求实
出身晚清书香门第之家,却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立志做一名济世良医,以严谨求实之气度开山创源,用大医之精诚普惠百姓。他就是我国著名内科学家、传染病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王季午先生。
王季午出生于1908年6月9日,曾用名王元绅。据资料记载,王季午读的是洋书,中学、大学上的都是教会学校。童年时,王季午母亲死于伤寒,姨母死于肺结核,他自己也多次患疟疾。少年时代,他目睹上海西藏路时疫医院的患者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情景和江南水乡血吸虫患者的惨状,个人的遭遇和患者的痛苦,促使他发奋要成为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
经过漫长的求学经历,王季午考上北京协和医院攻读医学博士,并顺利取得了学位。他的同学在回忆录中写道:在医院实习期间,有些疾病的病原体,别人找不到,王季午却能找到。比如要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和胸膜炎患者的胸水里找到结核杆菌,并不是一件易事。可是他不怕困难,不厌其烦,一次次地在一张张玻片上反复搜索,直到找到为止。这种认真、严谨、坚毅的科学态度,博得了导师们的称赞。他的医学天赋崭露头角,同学们以一位德国伟大医学家的名字为他起了雅号,称他为“活郭霍”(科赫,Koch)。从此,这个雅号便伴随了他的一生。
王季午的女儿王开明回忆:“父亲于1940年赴美国图兰大学、哈佛大学进修热带病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8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