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强:一蓑烟雨任平生
北医三院,医院,望尽天涯路,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人在灯火阑珊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许定河陈仲强:一蓑烟雨任平生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许定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陈仲强来说,所谓境界,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当他在2015年接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国际医院”)时,他的目标并不仅仅停留在把这家全新的医院经营好,产生良好效益,这于他“意义不大”。57岁的他经历了太多,人生到了这个阶段,心境已完全不同。
有人给他股份,把一家医院交给他,他不愿意。他说他要做值得做的事情。北大国际医院志在“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在全新的体制、机制下,实现这个目标极具挑战。但如今也只有挑战才能唤起陈仲强内心的激情和欲望。
在开业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稚嫩的北大国际医院已显示出“老道”的一面:65个医疗临床和医技科室全面开放、多学科诊疗模式优势渐显、信息系统达到HIMSS7级、人性化医疗服务多次获得表彰……
医院在设定的轨道中平稳运行,陈仲强脸上有一种快乐和满足。对他来说,一切都已看透,一切尽在掌握中,不会有意外。事实上,一直以来,温文尔雅的陈仲强身上都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大隐于市的气质,这种气质是自信、胸怀、宠辱不惊,是信念,是境界。
望尽天涯路
回望过去,在一次次的机遇与挑战面前,陈仲强总能做出在现在看来恰如其分的选择。这得益于他心中一直保持的笃定和坚守。在孩童时期,陈仲强就坚定了一生的信念,从此,“不忘初心”贯穿于职业生涯。
陈仲强出身医学世家,父亲是外科医生,母亲是儿科护士长,他在医院宿舍区长大,在医院花园里玩耍、去医院食堂吃饭、到病房找父母成为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多年以后,陈仲强眼前仍旧可以清晰地浮现那些老旧画面:一次次地,父亲在半夜起床去医院工作、周末放弃休息到医院巡视患者;一次次地,父母和患者真情相对,建立起朴实的友谊。
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医院就是陈仲强的天堂。家庭的熏陶和环境的影响让他慢慢地形成了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他将来应该去做一名医生。他告诉自己,应该去做医生,而不是可以去做医生。
上中学后,陈仲强开始自学针灸,广泛涉猎医学类书籍,他希望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医生。但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文革”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陈仲强在王小波笔下的黄金时代践行着国家做出的安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6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