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9年第13期
编号:576052
医疗信息让“嵌入式”养老模式与医疗无缝链接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4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第13期
医养,“嵌入式”养老机构的医疗功能,国内典型模式,国外典型模式,发现的问题,智慧“嵌入式”医养结合,发展现状,创新模式的提出,创新模式的“3E”评价
     文/何润珺 钱庆文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嵌入式”养老中的“医养”无缝链接,使得老人能够自助养老、健康养老,减轻了一定的社会压力,从而积极迎接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我国目前正在加速迈进“深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25年,65岁以上人口会达到总人口的14%,养老愈来愈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嵌入式”养老模式在日本已实践30多年,它创新性地将专业养老机构与社区进行物理上、功能上以及资源上等方面的嵌入,在社区里为老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使其不必离开熟悉的生活圈,减少心理上的不适应。此外,它还结合了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补充了不足。国内2013年由上海率先尝试,带动形成了四个经典模式。

    “嵌入式”养老机构规模虽小,但功能齐全,尤其是医疗方面,需求性很强。本文对养老机构与周边社康、综合医疗机构等签约,利用医疗信息技术建立“医养电子平台数据库”,构建新型智慧“嵌入式”医养结合的架构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3E”(公平、效率、效益)评价,以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嵌入式”养老中的“医养”无缝链接,老人能够自助养老、健康养老,从而减轻社会养老压力,以积极心态迎接“深度”甚至“超级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嵌入式”养老模式

    联合国《世界人口老龄化报告》(1950—2050年)预计,中国到2025年65岁以上人口会达到总人口的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35年将达到20%,迈向超级老龄社会(表1)。我国老龄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加快,但也面临“未富先老”的尴尬境况。估计OECD国家到“超级老龄化社会”时,医疗支出会占GDP的10%,其中老人康复护理占1.5%,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探索合适的养老模式和医疗方式对助力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我国传统的养老观念是家庭养老,但随着“小型化”家庭结构的出现,逐步发展起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因此,在社会嵌入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新的“嵌入式”养老模式。

    “社会嵌入论”1985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是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式,核心理念为“每个人都是嵌入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需要依托社会关系的支持,获得必要的社会资源与服务。但也要注意的是,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既要避免社会化不足(如居家养老),也要防止过度的社会化(如机构养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