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三家省级医学重点实验室被摘牌的背后
广东省,“被摘牌”不无遗憾或成常态,定量与定性考评体系突出强调科研能力,被摘牌实验室短板在人才及队伍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潮加剧竞争,省级重点实验室如何创新发展
文/本刊记者 黄柳高等级实验室被摘牌的背后,有差异化的缘由,更有共性的原因。但考评无疑让科研机构、实验室有持续的压力与发展动力。
5月上旬,广东省3家医学类实验室被摘牌。
根据广东省科技厅发布的关于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考评工作结果,此次“学科类9家、企业类9家共18家省重点实验室被摘牌”。
考评结果设为“优秀”“良好”“合格”“整改”与“摘牌”五档,“整改”涉及1家中医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被“摘牌”的3家医学类实验室,则分别从事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医学分子影像研究及中药新药研发;申报单位均为知名医学院校或高校附属医院。列入整改名单的实验室获得一年的整改期,至明年5月将再次接受省科技厅专家组考评与论证。
“被摘牌”不无遗憾 或成常态
按照文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考评工作结果的通知》,被摘牌的省重点实验室,“不再纳入省重点实验室序列管理,依托单位应配合做好摘牌的后续工作,及时分析问题和原因,创新思路和措施,改进本单位实验室和科研能力建设工作。”
被摘牌原因直指“科研能力”待改进,“不再纳入省级重点实验室序列管理”,意味着在获取科研相关各项资源方面不再具备以往的优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建设科研强国,从国家层面到省一级,政府财政对实验室建设都给予大力支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累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了503个;而按照财政部官网公开的数据,在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投入2748亿元支持当时29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举重力加快“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尽在情理之中。而严格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常规考评,视评估结果给予政策支持与投入,无疑能强化竞争,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百舸争流、优中选优才更加有利于出精品!”
省级投入情况如何呢?浙江大学医学院缪晓燕曾撰文介绍:我国出台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及运行的相关规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0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