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基建:竞争下的重构
负压,公共卫生,传染病,新基建方向渐明,大项目更易融资,急进更须关注细节,“软基建”提升硬实力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医疗机构融资建设的正当性一旦确立,新的竞争格局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区域地位和区域定位也将被重构。
新基建的热潮以不可阻挡之势袭向公立医院。
相对于融合了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核心元素的新基建正统概念,医院新基建有其自身内涵和特点。尤其是在当前补短板、强弱项背景下,软硬件全面提档升级已成为医院新基建的主要内容。
眼下,大到新院区建设,小到负压救护车购置,不同程度的新基建正在公立医院广泛开展。这其中有政府强力推动的因素,也有医疗机构自身发展需求的因素。多方合力之下,打上深刻传染病防控烙印的新基建正在整体上改变医疗机构升级发展的逻辑。
无论如何,医疗机构融资建设的正当性一旦确立,新的竞争格局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区域地位和区域定位也将被重构。
新基建方向渐明
近到今年秋冬季可能发生的疫情反弹应对,远到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这轮基建显示出极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特点。
以武汉市为例,为应对今年秋冬季节可能到来的第二波疫情,政府要求医院提前制定防控预案,完善硬件建设,按天倒排工期,做好医院改造、医务人员培训、应急物资药品储备等工作。
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瑶透露,政府要求全市准备好12500张隔离和救治床位,全市62家医院按标准加强发热门诊建设,各级各类医院筹备好相应数量的重症监护病房、负压病房和负压手术室。“所有指标都已下达至各家医院,要求必须在9月底前完成改造、升级。”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综合医院和传染病专科医院建设分别执行不同的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相对于传染病专科医院在院感和对洁污分区、功能布局、流线组织、通风空调和污废处理等方面的严格规定,综合医院则难以充分考虑发热门诊、负压病房等防疫设施建设需求,面对大量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往往捉襟见肘。如何提升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和救治能力就成为建设的关键点。
对此,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于鲁明在《关于尽快制定综合医院“平疫转换”建设标准和设计指导规范的提案》中指出,为应对疫情蔓延,各级政府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综合医院门诊和病房改造提升,待疫情结束后,又要投入资金改造恢复,造成重复投资。他建议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对现行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设计指导规范进行研究完善,尽快制定出台综合医院“平疫转换”建设标准和设计指导规范,确保新建综合医院具备平疫转换功能。
具体来讲,就是要明确新建综合医院应具备平疫转换功能,支持医院建筑弹性设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9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