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重症医学的市县医院智慧
医学科,专科,疫情前发展重症的普遍认知,县医院发展重症医学早有绸缪,先有专科ICU,再建综合ICU的案例,运营管理需要对重症医学有所偏倚,优势专科成群促生ICU从无到有
文/本刊记者 黄柳无论是朝着“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还是构建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救治能力体系,重症医学资源与体系需要加速、全面下沉。
不同区域疾病谱或有差异,但重症的发生不分地域;作为捍卫生命的最后阵地,重症医学的发展、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在医疗资源的均等化与可及性方面无疑是重要衡量。原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症医学科就是唯一在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覆盖的专科。
进一步提升相关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与均等化,市县一级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尤其是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后。
“作为省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我们巡查指导时发现,区县一级医院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最为担忧……专家组不得不提议将重症患者集中省级医院实施救治。”我国东北某省级大型公立医院院长,也是资深重症医学带头人在3月接受《中国医院院长》杂志采访时如是讲述。
“没有呼吸机,或者有零星台数但平时用得少也不怎么会用……”湖南一家三甲医院急诊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他到基层帮扶时的所见,并感慨,“这次疫情对基层的急救与重症救治能力确实构成了巨大的考验!”
他继而建议,国家及地方卫生政策应该确保区县一级医院相关科室必要的人员与设备配置、一定的床位规模,并建立多学科协作的制度;这样遇到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至少有场所,至少有规范的应急救治流程与制度,“不至于让上级医院前来援助的医生无从着手!”
疫情前发展重症的普遍认知
三级医院必须发展重症医学科,这是疫情之前已经旗帜鲜明的政策指引与实践方向。
无论是前篇所述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引导,还是此后一系列的公立医院改革文件,都促进了几乎每一家三级医院在重症救治领域的能力补全与强化。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院协会地(市)级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王静成曾对《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表示,“早在2014-2015年发布的多份有关‘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文件中,就明确了三级医院应该转向急危重症救治的功能定位。”他同时表示,无论从学科规律还是改革形势,以急诊、重症医学科为依托,“五大中心”建设恰恰集中发挥了城市三级医院综合性的学科优势。
在湖北,十堰市人民医院2016年就实施了融合重症医学科与急诊急救的举措,由已经在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十多年临床工作的刘杰同时担任两科室的主任。
“急诊向院前推进,重症向急诊前移,第一时间为患者做最准确、最专业的诊治。”刘杰曾向本刊介绍,以此为宗旨,急诊内、外科医生均参加院前急救的排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4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