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治理进阶
医疗,上海,公立医院转向自主,上海探索先行一步,治理改革试点扩大,医院治理焦点调整,公立医院治理新变
文/本刊记者 曹凯作为举办者,政府既要向公立医院管理层充分放权,同时也要使公立医院运行符合公益性,符合公众利益。
2021年7月,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运行将届满10年。
两年之前,它的名称是“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经历2019年从“局”到“中心”的名称调整,虽然两个机构的人员、职能的延续性是承继明确的,但有些方面显然是发生了变化的。
十年之前的7月,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在历经数年的酝酿后挂牌成立,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对22家市属公立医院进行管理。北京市政府当时希望能够构建卫生局“管行业”、医管局“办医院”的管理体制。
在更早之前的2005年,同样承担着举办当地公立医院职能的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成立。上海申康与北京市医管局,两者职能高度相似,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医疗国资委”。这两家机构成立之后,都在当地积极推进改革,对公立医院的治理进步作出了各种有益探索。
某种程度上,已连续两年发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可以作为他们治理改革探索成绩的一个注脚。2020年第一轮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出炉,北京市级医院3家进入前20名,上海市级医院也是3家。而且,两地上述医院在绩效“国考”上的排名,大大优于他们在复旦医院排行榜中的表现。2021年3月,第二轮绩效“国考”成绩单出炉,面对顶级医院的急起直追,北京、上海两地的市级医院依然各有2家跻身前20名。
上海申康和北京医管局很早就对其所管医院开展了绩效考核,而且,他们早早推进公立医院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如今,北京医管中心、上海申康官方的网站,都能够查询市级医院财政预决算数据,2021年财政预算也在今年上半年按时对外发布。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大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落地,全面预算管理正在推开。可以看到,北京医管中心和上海申康的探索,基本上跟公立医院治理改革探索是同频共振的。
公立医院转向自主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内医院基本上都是公立医院。当时公立医院治理的一个特色就是,医院运行高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财政既“养人”又“养机构”。
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府继续向公立医院拨款,同时也提出“划分收支、增收分成”,鼓励医院增加收入、控制支出,减轻政府财政的压力。这一改革倾向最终落地为众所周知的“预算包干、定额补助、结余留用”政策,允许公立医院将收支结余用于发放职工福利和事业发展。
同时,在公立医院管理上,政府推行院长负责制,赋予医院管理层较大的经济自主权,激励医院管理层自主筹资添置设备改善环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2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