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外籍人才的本土化管理思路
医科大学,科室,外国,前期考量,四点思路
文/徐勇 沈文娟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的重要论述指引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工作要求。
医院于2017年起,全职引进包括德国妇科、乳腺外科权威专家塔希曼教授在内的9名海外高端医学人才,探索出了一套针对外国高端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进劣退的管理模式。
该模式下,几年时间内,通过中德团队的相互磨合和精诚合作,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质量、科研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并摸索出了若干针对外国高端人才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
通过借助相关项目的推进,医院现已逐渐建立起高标准、高质量的,由外籍专家撬动为引领的,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由最初的“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将外国高端人才资源转化为医院自身持续的生产力,构建了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前期考量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医院的引智工作早在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前就已经系统性地部署开展。
考虑到中德两国医学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不同,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不同,不同专科遵从的临床诊疗指南也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双方看待的角度和得出的解决方案也有可能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如何保障德国专家真正能在中国公立医院落地生根,如何预防专家们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这是医院管理层在引智项目刚刚萌芽的初期就一直在深思熟虑的问题。
医院引进外国医学专家,任命其为学科带头人,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学科建设和临床诊疗技术指导,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梯队和搭建持久高效的国际合作平台,真正地实现学科做大做强,这是引进外国专家的初衷。但要实现这个目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