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付费背景下临床路径对全院血糖管理的价值影响
高血糖,糖尿病足,低血糖,临床路径在全院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临床路径在内分泌科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临床路径在非内分泌科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论与建议
文/廖藏宜 林敏建议医院应基于整合式医疗理念,将全院血糖管理的临床路径从单病种的综合管理过渡到全病组的精细化管理。
1983年,美国医保率先实施疾病诊断相关组-预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s-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DRG-PPS)制度,随后DRG付费方式被推至诸多国家实践应用。我国也于1989年在北京开展DRG管理的可行性研究,经过30年的探索,2019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DRG付费改革试点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等30个城市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顶层设计目标。
在改革顶层设计和前期国家试点基础上,国家医保局于2021年底发布《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三年内实现DRG/DIP付费对统筹地区、医疗机构、病种和医保基金的全覆盖。
医保支付方式转型将变革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和诊疗行为模式,进入DRG付费时代,“均值打包”定价机制会倒逼医院从注重粗放规模增长转向控本增效型发展,DRG支付的“天花板”效应也会对医院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和重视临床路径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控本增效”的DRG付费时代还面临老龄化带来的疾病谱变化影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达到2.6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8.7%,65岁及以上人口数达到1.9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持续增加。以《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披露的数据为例,2019年我国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而且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总死亡人口的88.5%。
在老年慢性病管理过程中,血糖管理是重要项目之一。目前,我国院内血糖异常非常普遍,涉及内分泌科和非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非内分泌科高血糖发生率高达37.60%,低血糖发生率为3.9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7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