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剂科到药学部
联谊,药师,医院制剂逐渐退出,临床药学逐渐萌芽,走向临床药学
文/本刊记者 曹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正推动医院药师从幕后走向临床。
《药师法》立法呼吁的过程,实际上跟中国医院临床药学发展探索的过程吻合。经过数十年探索发展,国内大型三甲医院过去十年间逐渐将药剂科改名为药学部。毫不讳言,这样一次大规模科室更名,实际上是国内大型三甲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发展促使和推动的。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医院药剂科总是被视为幕后支持科室。不过,由于医疗技术革新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药师持续从幕后走向临床,推动医院药剂科转型。尤其是由于当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推动,这样的转型也正在从大型三甲医院向市县医院蔓延铺开。
当前,《药师法》送审稿已经形成,一旦立法通过,将会把过去的行业发展探索的经验凝固在法律中。1989年开始进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工作,如今担任医院药学部负责人的于倩主任,特别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回顾了医院药剂科向药学部转型发展的故事,以此来展示国内医院临床药学发展的持续过程。
医院制剂逐渐退出
中日联谊医院药学部成立,可以追溯到1949年建院之时。1989年,于倩从医学院校毕业,进入中日联谊医院药剂科工作。
当时,中日联谊医院药剂科还有自己的制剂室,自产自销相当一部分临床所需的药品。而且,正是因为科室自产自销药品,药剂科能够直接给医院创造经济价值。相对其他科室,药剂科人员当时能够获得更有保障的收入与绩效。同时,由于制剂室药品生产的需求,医院药剂科当时也有自己的实验室,也具备相当的科研能力。
除了直接从事药品生产,中日联谊医院药剂科还负责全院的药品供应与调剂,也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部门。当时,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一度达到了六七十人,从规模上说,也是医院内部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
不过,于倩进入医院的时间段,恰好是一个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也是药剂科转型发展的时期。当时,经济社会改革和卫生行业改革,推动医院向医药企业购买药品,鼓励医院药品供应转向市场。特别是,药监部门也引导医院剥离或者取消制剂室。这些政策逐渐影响到医院药剂科发展。
中日联谊医院的制剂室,开始逐步走向衰落,自产自销的品种数量逐渐减少。同时,由于制剂室的衰落,与之相关的科研也逐渐不受重视。1993年,由于医院搬迁,科室原有的实验室也取消了,科室的科研能力也被大大削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