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科技拯救生命的故事
大爷,病房,广东省,一个大胆的决定,建设真正的智慧医院,局部or整体,未来医院在家庭
文/本刊记者 买佳豪如果你能给科技以生存的空间,那么科技将帮助你拯救更多生命。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智能救护车正在抢救患者。
2023年1月9日,69岁的潘大爷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挑战。
这本该是一个平和的上午,冬日温暖、云淡风轻。还有一周多的时间农历春节就要来临,广东省海珠区江海社区家家户户都在为了迎接春节而做着准备,贴春联、买年货。上午10点35分,潘大爷被门口的一串爆竹声炸醒,突然睁开了眼睛的他感觉到一阵强烈的胸痛,紧接着就是呼吸困难。完了,不会是“阳”了吧?他这样想,摸索着拉开了床头的抽屉,拿出自己常备的急救药,没等将药拿出来,手一抖,急救药撒了一地,听到屋内动静的老伴急忙赶来,看着脸色逐渐泛青的潘大爷,她慌乱地抄起电话,拨通了120。
接到急救通知的,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广东省二医”)。“当时我恰好在急诊室值班。”副主任医师王振利回忆称。医院接到急救通知后第一时间出车,作为随车医护,王振利拨通了潘大爷家里的电话:“我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请问患者现在是什么情况?”“状态不太好……”电话里的声音颤抖着,断断续续还伴随着轻微的抽泣声。“你不要慌,慢慢说,告诉我患者的姓名、年龄、症状。”王振利冷静且一字一顿地说着,与此同时,他打开了车里的车载平板电脑,快速地用手指轻触屏幕,仅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广东省二医的院内智能屏上,就出现了患者潘大爷的全部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以及患者目前症状等。
当救护车车门打开的那一刻,潘大爷的老伴瞪大了双眼,愣愣地站在原地。心电图、POCT、远程心电、电子手环,她根本不认识这些设备,但那种直击面庞的科技感令她至今记忆犹新。患者上车、佩戴设备、进行检测,来不及反应,在王振利的一番操作下,潘大爷的检测数据就已经传输到了院内。
11点,潘大爷下车,正午阳光斜照在69岁老人沟壑纵横的脸上,站在身旁的老伴却早已泪眼婆娑。这真是太幸运了,没有多余的检测,不用排队挂号,潘大爷下了车后就直接被送往急诊科抢救室进行专科会诊治疗,一切都是刚刚好。她不敢想象,如果不是广东省二医接诊,他们夫妇还要经历多少步骤才能顺利入院。
得益于广东省二医医院智能体,潘大爷跑过了时间。据王振利介绍,这只不过是广东省二医智慧医疗场景化应用的冰山一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