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与公立医院改革的交互
办医,医疗机构,X维度分析,Y维度分析,完善结构优化环境,衔接配合政策联动
文/邓勇分析现行政策体制中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工具的运用,探析相关政策工具运用的不足。
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已有十多年,一方面增加了资金来源,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生产效率和质量,但另一方面还存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等问题。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相关的政策文件是否配套合理?政策出台与社会办医发展是否协调?政策的激励和约束效果以及是否有调整、改进之处?问题的答案还有待探寻。
X 维度分析
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整体上主要运用以目标规划、准入审批、融资渠道、人才培养、医保建设、用地政策和监督管理为主的政策工具,以改善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政策环境,刺激市场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随着医改的逐步进行,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制度日益完善,但还存在政策工具内部缺少系统性,政策之间相互制约以及政策落实不力等导致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存在一定的阻碍。
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范围宽泛,但在税收优惠、医保支持、价格政策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仍然较笼统,政策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社会办医核心概念尚不明确、服务定价等相关政策缺乏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对于社会力量主体而言,投资医疗领域面临着高投资、高风险、高成本和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现实问题,而税收优惠和医保支持方面还未在法律法规层面明确主体、内容、方式、程序和监督管理等细则,导致政策实施的激励效果不佳,社会资本加入的积极性不高。
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中,人才队伍培养占大多数,主要包括允许多点执业、完善规培方案、支持引进和培养人才。但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各地方医疗水平发展不一致。其中在“多点执业”政策上,存在医药改革制度与医保政策、人事政策与地方制度上出现相互制约的情况,导致政策执行推动力不足。需要注意的是,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社会办医,不同规模对政策的关注不同,更需要因地制宜为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多样化的供给政策服务,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和信息建设,明确资源配置,并与环境型政策工具相适配。
缺少运用需求型政策工具更难以刺激社会办医或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积极性。其中政策工具中主要以与公立医院合作、政府购买为主,示范试点和公共服务则较少涉及。政策上应用不充分表明政府在此方向的财政投入较少,难以支持政府采用购买服务、公私合作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医疗服务、公共医疗服务或应急服务等,从而减轻政府在建设公共服务上的压力。而缺少示范试点和公共服务政策不利于医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和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3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