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开辟药品保障供应新路径
药店,大厅,调配,保供的实践基础,促进供需储协同,赋能保供的启示
文|刁仁昌 卢旻 何薇 陈晨 廖藏宜南京“医保高铁”平台,有效解决了特别时期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2019年,在江苏省纪委和南京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的指导支持下,新组建的南京市医保局在全国率先建设南京医用耗材(药品)阳光监管平台,打通了医药招标采购系统、医药价格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医保信息系统。在这一平台的基础上,又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南京“医保高铁”手机云平台逐步建成,引起业界关注。
新冠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际,药品、医用耗材、物资保供成为医保、医疗、应急等不同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从2020年初以来,南京市医保局依托上述数字技术平台,持续探索推进药品、医用耗材、物资保供工作。
尤其是在2022年12月到2023年上半年,面对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防治药品短缺的状况,南京市医保局临危受命,紧急协调,激活上线“医保高铁—采购调配大厅”,运用数字技术开辟防治药品保供新路径,有效满足了疫情防控转段时期南京市的用药需求。
南京市医保局在此期间的保供探索,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保供的实践基础
各级有要求。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和实施指南》明确,鼓励大数据在医疗诊断、医药研发、医保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助推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改革。同时,南京市正在加速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注重各类技术、平台、场景运用的实际效果,高效解决社会治理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现实有需要。作为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2023年初,南京在全国较早迎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医疗机构在省、市招标采购平台采购防治药品2.1亿元,环比增长5.4倍,给药品供应带来严峻考验。一是采购供应渠道承压不畅。2022年12月18日—2023年1月6日,南京地区医疗机构申请采购感冒、抗病毒、退热、止咳四类药197万盒(瓶、袋),整体配送率仅36.4%,其中感冒类药品配送率仅17.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7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