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药师》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286151
用药讲火候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家庭药师》 2011年第11期
     过犹不及,这是中国的一句成语,非常适合用在吃药上。吃药过了头,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

    反复或长期连续使用代谢较慢、安全范围较窄、毒性较大的药物,由于药物到达体内后来不及代谢排出,因此会造成蓄积。

    若病人肝肾功能不良,药物的代谢、排泄功能就会发生障碍,从而使药物不断在体内积聚,也会造成蓄积。

    当药物蓄积超过安全范围浓度时,病人就会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称为药物蓄积中毒。

    药物蓄积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一开始没有“苗头”,不像急性药物中毒那样容易被人发觉,因此易被忽视。但其往往给肝肾等器官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长期用药的病人而言,掌握用药“火候”,防止药物蓄积,也是一个需要学习的方面。

    药物蓄积第一“池”

    ——肝脏

    肝脏职责:消化药物

    肝脏是药物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当用药者肝功能不好或者有肝脏疾病(例如脂肪肝、肝癌、酒精中毒性肝炎或肝硬化、血色素沉着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急性病毒性或药物性肝炎等)时,可影响某些药物在肝脏的代谢。

    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肝脏药物代谢酶(肝脏中代谢药物的重要物质)的损伤程度也不同,特别是微粒性氧化酶最易损伤,可明显影响有关药物的清除。例如,肝硬化或急性肝炎病人对镇静类药物氯氮和地西泮的消化时间会更长,若不调整剂量或用药间隔时间,长期下来,这类药物就会在病人体内蓄积,从而引发不良反应。

    药物蓄积第二“池”

    ——肾脏

    肾脏职责:排泄药物

    肾脏是排泄药物的主要器官。当肾功能低下时,经肾排泄的药物排泄速度就会减慢,例如抗生素中的庆大霉素。一旦药物蓄积在体内,浓度越来越大,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8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