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药师》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283014
有一种药,在爱与痛的边缘(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家庭药师》 2012年第3期
     编者按:

    安非他命的名称来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的简写,意为“alph-碳的位置接上甲基的苯乙胺”。中文名译作安非他命,化学名为苯丙胺。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MA,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等,多做精神兴奋剂用。

    安非他命时间轴

    关于安非他命的由来,流传着两种说法:其一,1887年由罗马尼亚化学家首次成功合成;其二,1887年在德国首先合成。

    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如今已难以考证,但我们所知道的是,安非他命在诞生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仅仅作为学名为“盐酸麻黄碱”的化学物存在,而并非药物。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它所对应的疾病。在这段时间内,安非他命可谓碌碌无为。

    直到上世纪20年代,也就是安非他命诞生30多年后,人们才终于挖掘出它的价值,发现它对某些疾病和身体功能失调的治疗,有着不错的疗效。

    这些疾病包括癫痫、精神分裂症、偏头痛、放射性疾病等,甚至还能治疗酗酒以及阿片类药物成瘾。

    此后,安非他命开始逐渐活跃在药物的舞台上:

    1927年,人们发现安非他命能够升高血压,扩张鼻腔和支气管,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1932年,安非他命作为非处方药物进入市场,用于治疗鼻塞。通常是针对哮喘患者、花粉症患者以及感冒患者。

    1935年,医生成功地用安非他命来治疗嗜睡症。嗜睡症是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