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57169
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25日 杨天明
第1页

    参见附件(1318KB,2页)。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小针刀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076-02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中轴骨骼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其附属组织。晚期常导致脊柱僵硬、驼背、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型强直,使患者“坐不能,卧不平,站不直,行不成”。属于中医的“龟背”、“背偻”、“大偻”等,完全不能活动者称为“僵人”。以往对此症尚无良策。

    近年来,我们采用了小针刀疗法对7例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进行了治疗。能使患者在1~2个月内,脊柱活动功能得到了部分恢复,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这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8~57岁,均在20~30岁发病,脊柱活动功能均有相当程度的强迫性受限。取仰卧位,双腿未能伸直至床水平面,或头后枕部未能触及床水平位,距床面有10~20 cm不等,头颈部活动度极差,不能左旋右转,腰背前弯、后伸、左右转侧严重受限。病史均在8年以上,最长者近三十年。实验室查HLA-B27(+),X线检查:颈椎、胸椎和腰椎呈“铁轨征”或竹节样变形,躯干均呈强迫性体位。

    1.2治疗方法

    1.2.1小针刀治疗脊柱僵硬伴驼背、侧弯型,让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脊背凸起部,常规先从驼峰处开始切割松解,如驼峰处为T12-L1间,则第1次用朱氏针刀切割松解;T11-12/T12-L1、L1-2之棘突间及其两旁2.5~3.O cm处,三平面共9点。用紫药水定点标记,常规皮肤消毒,用朱氏I型3-4号针刀先;与人体纵轴平行进刀,深度达横突骨面时,转动刀锋,使刀口线和横突平行,在横突上缘和下缘横行切割3-4刀。切开横突间肌和横突韧带。棘间韧带其主要病变在棘突下方,晚期患者,因棘间韧带都已骨化,就必须切断部分棘间韧带,作切开剥离,其操作同前一样,直到针刀下有切开之松动感时出针刀。压迫针孔等不出血为止,贴创可贴。同样方法可治疗其他椎体,每次治疗3-5个椎体,5-7 d后做下一次。

    1.2.2手法整复双手重叠放在松解之节段,用弹压的方式。使脊柱前倾之软组织松解,以使驼背得以矫正。

    1.2.3术后脊柱对抗牵引驼背患者术后平卧硬板床。持续对抗牵引(30 kg)左右,每日2次,每次0.5 h。在床上做挺腹及四肢功能锻炼,3 d后可下床行腰前屈、后仰、侧弯、旋转等功能训练。

    1.2.4按摩在患者背部用分筋、理筋手法,每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可以松解组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

    1.2.5术后药物治疗每次术后口服或静滴抗生素3 d,丹参液或红花液静滴5次,口服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等。

    1.2.6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常用治则为补肝肾、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方如独活寄生汤加减。

    2治疗结果

    2.1驼背的治疗

    7例患者均为驼背型,经针刀切割松解,配合手法整复、卧硬板床、脊柱持续对抗牵引、中西药物、自体康复锻炼后全部有效,身高增加。治疗前平均身高156.5 cm,治疗后平均身高162.4 cm,增高了5.9 cm。枕床距减少,治疗前平均16.24 cm,治疗后3.64 cm,减少了12.20 cm,下颌尖部至耻骨联合距离治疗前61.0 cm,治疗后64.6 cm,增加了3.6 cm。使患者从此行走时能抬头看路,不再“低人一等”,身心状况得以改善。

    2.2脊柱僵硬的治疗

    腰椎活动范围(前屈、后伸)治疗后平均增加35.2 cm。颈椎活动度治疗后平均增加11.3°,其视野有大幅度改善,患者极为满意。

    2.3不良反应

    7例患者经针刀及其他治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注意事项

    3.1明确诊断

    运用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一定要明确诊断,选准指征,熟悉病变部位解剖层次,施术部位避开重要血管及神经,严格控制进针深度及角度,以免伤及内脏。

    3.2禁忌证

    有严重的内脏疾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严重的神经官能症者禁用此法。

    3.3术后注意

    术后行手法整复时避免暴力,以免引起脊柱骨折。

    4典型病例

    患者,男,39岁,农民。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已达14年。查体可见颈项强直,活动功能严重受限。腰背隆凸,不能后伸,前弯时双手指尖下垂仅能触及大腿上2/3处。下蹲时双腿仅弯到浅马步态。仰卧时双腿和头枕部不能同时触及床面水平位。间距为25 cm。实验室查HLA-B27(+)。X线拍片示:颈椎、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胸椎向前弯曲畸形,脊椎两旁韧带硬化成“铁轨征”。经用小针刀治疗12次后,患者颈项活动度恢复基本正常。仰卧位时,头、背、腰和双腿平伸能同时触及床面同一水平,腰背前弯时双手垂直,指尖能触及小腿中段,下蹲时膝关节可达80°。X线片示:脊柱较治疗前直起25°,疗效十分显著。

    5讨论

    中医学认为颈项、背部、从大椎穴至腰骶椎的长强穴,均为手三阳经集交会处,人体五脏六腑之各腧穴也均分布于脊之两旁。督脉行于脊里,总督一身之阳经。太阳经分布于督脉之两侧,故背痛在骨则多由脊伤,在经则多由太阳经及督脉为病。脊为督脉之道,脊骨全痛而不可仰、俯者多为精气亏虚。督脉不畅或受损,加受外感风寒、湿邪侵淫合而为“痹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