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57165
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25日 韩 义 刘秀颖
第1页

    参见附件(1328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药口服,保留灌肠以及西药同时治疗。结果:患者身体恢复良好,病情稳定。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延缓生命,减轻病痛,减少经济负担。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081-0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简称“慢性肾衰”,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疾病累及肾脏,使肾脏实质受损,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而致体能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系统受累的常见临床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慢性肾衰的患者,特别是晚期尿毒症患者,病理机制主要是脾肾衰败,湿浊水毒潴留,并累及全身诸脏器可导致功能失常,出现各种病证。在进行有效的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后,尽管许多症状可以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但高额的费用让人望而却步。笔者采用中药口服配合中药灌肠,结合西药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慢性肾功衰竭患者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76.5岁(65~88岁)。

    1.2临床表现

    少尿(尿量<400ml/d)22例,无尿(≤100ml/d)3例,非少尿型7例。明显水肿12例,高血压者16例(BP 22.0~26.0/12.0~18.0 kPa),其中合并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3例,合并脑水肿1例。各种神经精神症状19例,恶心呕吐23例。

    1.3实验室检查

    高血钾12例(血钾≥5.5 mmol/L),低血钾6例(血钾≤3.5 mmol/L);高血钠2例(血钠≥150 mmol/L),低血钠2例(血钠≤130 mmol/L);酸中毒21例,23例血尿素氮为(28.1±10.1)mmol/L,血肌酐(scr)(512.0±281.4)mmol/L,肌酐清除率为(9.10±2.50)ml/min。

    2病因分析

    32例发病诱因中,因水、电解质紊乱导致ARF者16例(50.000%),其中摄入不足、厌食引起10例,用退热药引起大量出汗1例,呕吐、腹泻引起者4例;8例由各种感染导致(25.000%),其中支气管炎2例,肺炎3例,肾盂肾炎1例,败血症2例;由药物引起3例(9.375%),别嘌呤醇l例,左氧氟沙星1例,阿莫西林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2例(6.250%),肾后性梗阻3例(9.375)。

    3治疗方法

    3.1西药

    3.1.1对症治疗抗感染,利尿,降压,纠正贫血。常用药:抗生素多选对肾脏损害较小的青霉素族药物。利尿多选用双氢克尿噻,呋塞米等。利尿多选用双氢克尿噻,严重时可用味塞米等,降压多选心痛定等。贫血多选促红细胞生成素2000--3000U/次,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视病情可选碳酸氢钠口服或静脉点滴,营养不良可适当补充必要氨基酸。降低尿素氮,肌酐用药如:爱西特,包醛氧淀粉等。

    3.1.2饮食控制低盐低蛋白饮食,蛋白以高生物价蛋白(动物蛋白)为主,如瘦肉,牛奶,鱼,每天0.5~0.6 g/kg,同时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供应。

    3.2中药

    3.2.1中药口服

    ①水湿不化型:治以补脾益肾、温阳化水,茯苓20 g、白术15 g、木瓜20 g、木香10 g、大腹皮20 g、厚朴10 g、草果10 g、干姜10 g、附子10 g。水肿重可加猪苓15 g、泽泻10 g。日服1剂。

    ②湿浊内阻关格证:治以芳香化浊、助阳化气。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5 g、厚朴10 g、半夏10 g、茯苓20g、泽泻15 g、淡豆豉15 g、薏苡仁20 g、代赭石10 g。日服1剂。

    ③阴虚阳亢眩晕证:治以滋阴潜阳。方用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熟地15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茯苓15 g、丹皮lO g、枸杞子15 g、菊花10 g、旱莲草15 g、女贞子15 g、大黄10 g(后下)、心烦加夜交藤25 g、头昏较重加天麻12g、钩藤12 g。

    ④湿浊化热动血证:治以清热化湿,凉血止血。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芩15g、黄连10 g、黄柏15 g、栀子10 g,若上焦有热,加防风20g、黄芩15 g、汉三七10 g;若中焦有热,加黄连10g、若下焦有热,加地榆15 g。日服1剂。

    3.2.2保留灌肠液煅龙骨、煅牡蛎(先煎)、生大黄、土茯苓各30 g,锡类散2支(冲)煎成液约150 ml,作保留灌肠,2 h,每日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

    3.3治疗时间

    最长连续治疗时间142 d,最短连续治疗时间10 d。

    4结果

    4.1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Ser降低≥30%;有效:症状减轻或消失,Ser降低≥2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4.2治疗结果

    临床显效25例(78.12%),有效4例(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2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