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57124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25日
    参见附件(645kb)。

     [摘要]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冠心病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说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且年轻人对待冠心病不能正确地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因此健康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知识层次的病人施予不同的教育。

    [关键词]中青年;冠心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81,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141-01

    根据我们近年实践经验,现将我们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采取的相应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1针对病人不同心态,有的放矢实施教育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的信任,进行双向交流,共同建立一种指导一合作一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

    1.1满不在乎型

    存在此种想法的病人多数年纪较轻,平均年龄在35岁以内。平素身体健康,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娱乐。认为医护人员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对服药控制疾病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此种病人潜在的危险更大。

    对这一类型病人要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对疾病的足够重视。可以通过具体事件事例予以讲解,年轻病人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好,通过上述教育对策。可使病人迅速改变观念,主动接受治疗。

    1.2精神颓废型

    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终身性疾病,或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自己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加上平素生活中的人们对心脏病谈虎色变。整天郁郁寡欢,对治疗预防不积极。

    此时。向他们讲明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先进手段。如通过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较局限的单支和双支病变:通过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可治疗多支弥漫性病变。并介绍治愈病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感受,请治愈者现身说教,使他们对治疗充满信心。动员亲属亲友共同作好思想工作,但要事先和他们进行很好的交流,共同定好思想工作的方向,以免适得其反。

    1.3焦虑、恐惧型

    病人过于注意自身疾病,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每天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发病死去。这类病人多数在45岁左右,身兼多重角色:人到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思想负担重,顾虑重重。

    对这类病人,首先要做好亲属、同事的教育工作,请他们积极配合,共同关心、开导病人,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被尊重。在做健康教育时要尽量避免使用过激的词句,尤其是那些涉及死亡、危险等的词句。可以介绍病人接触一些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效果显著的病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痊愈的病人,以及经过内科保守治疗症状消失的病人。通过真实的病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4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