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8期
编号:12038958
112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8期
     脂肪组织血液循环受破坏及各种机械刺激易氧化分解,可能是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机制。根据文献报道和笔者的推测有以下方面原因:①肥胖患者因脂肪厚超过2 cm以上,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概率明显增高[3];术中对脂肪反复切割、钳夹、挤压、过度牵拉等机械刺激下,易发生氧化分解及水肿,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自溶或破裂,发生液化。②术中使用电刀。电凝、电切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烧伤,细胞变性,脂肪组织的毛细血管因热凝固而栓塞,导致原本血运较差的脂肪组织血供进一步发生障碍,引起组织无菌性坏死,脂肪细胞内脂质溢出;同时伴有巨噬细胞反应的无菌性炎症,形成含有大量脂肪滴的皮下积液。顾新华等[4]报道,切口利用高频电切、电凝,其切口脂肪液化率为16.22%。③切口不彻底止血,渗血、血肿形成或缝合时留有死腔,暴露时间过长,均可以导致脂肪液化坏死[5]。④选择不当位置作切口, 切断主要供血动脉血供发生障碍,而导致脂肪坏死液化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