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39460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33KB,2页)。

     [摘要] 结合本校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医学影像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课程教学改革应从整合课程内容、注重实践环节、优化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同时进行,以培养基础知识扎实、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具有创造性、持续发展性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105-02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重要学科,发展很快,并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趋势。国内医学院校影像教学均为独立的医学生必修课程,普遍重视医学影像学的课堂教学,总课时数都在54~108学时,目前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但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高效率、灵活地掌握影像学知识,从而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具有创造性、持续发展性的医学人才,仍是摆在每一位医学影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 整合课程内容,加强学科的资源建设

    目前,医学影像学已从显示宏观结构发展到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从显示形态改变到反映功能变化;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面发展[1]。要想系统全面地向学生讲授这些内容,就必须走出传统的单技术、单病种的教育模式,而把课程建设的基点构筑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既有利于医学影像学学科的发展,又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介绍医学影像学体系的框架组成,帮助学生树立大影像的观念,并且分别介绍各种影像设备成像原理及主要临床应用方向。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强化学生的影像学框架思想;然后,按照各系统介绍诊断该系统疾病所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即帮助学生树立每个系统影像学的小框架,并纵向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如比较DSA血管检查与多排CT血管造影的优缺点和各自的临床适应证与禁忌证,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各影像学科的联系点。重点讲授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影像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治疗与动态发展关系,提高影像归纳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同时,对影像学新进展力求具有典型性,体现新颖性。如介绍多排 CT 及双源 CT 的优势、MRI功能成像、分子影像学研究等。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也为部分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钻研的学生指出方向。为此,笔者从资源内容、功能开发及医学影像数字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着力于将有关课堂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学生真实、方便地接触实际影像学图像,并将影像学知识与以往学过的解剖学、病理学知识融为一体,建立一个多学科融合的素材库并融入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学习[2]。针对影像学的图片信息丰富的特点,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此外,还包括了丰富的题库资源、网络资源、胶片资源及参考书目等相关的扩充性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重实践环节,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3]。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各种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应用了与临床相结合的新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首先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实习课常常被安排在大课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以后进行,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影像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及基础知识对全面的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得出诊断。其次加大实践课与见习课的比重。传统影像实习课由于学生亲自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较少,因而对学生而言,常常失去学习的兴趣。在影像实习课的教学中,根据实际课时情况,分配出一部分课时用于学生参与实际工作,这样学生能全面掌握影像学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和适应证,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准确、科学地选择和利用这些影像手段[4](表1)。笔者建议应将实习时间安排在医学影像科室,鼓励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动提问,积极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工作能力。当然,强调实习前的岗前培训,明确实习目标,建立合理的实习计划是尤为重要的。

    3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除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外,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提高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数字化影像资源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多样化的教学。①提问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提出问题,如讲解某一疾病的X线征象时,提出有关形成该征象的机制或病理等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比如在讲完大叶性肺炎与肺结核的干酪性肺炎X线表现时,故意没有给学生总结好二者的异同,而是拿出两张不同的X线光片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自己总结。②比较法:在教学时,不仅介绍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的影像学表现,还适当横向联系其他影像学表现,并比较各种影像手段对疾病诊断的优势与不足。比如根据医学成像设备的原理、反映信息及安全性等指标的不同,对常用的医学成像设备进行比较,就使学生一目了然。③自学法:对临床少见病、罕见病或影像学检查价值不大的疾病,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然后由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总结。

    随着数字成像设备、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临床的广泛使用, 医学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应运而生。PACS 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方式采集、判读、存储、管理及传输医学影像资料,在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显著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医学影像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临床、科研中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新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体系,加快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是这门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雪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3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