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38834
无症状病理性Q波或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病因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00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无临床症状而心电图表现为病理性Q波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基础病因。方法:22例患者均为体检发现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行心脏B超、血脂、血糖、心肌酶检查,并到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左室造影)等检查,最终确定其病因。结果:15例病理性Q波患者中,病因为冠心病者8例(53.3%)、DCM者2例(13.3%)、HCM者3例(20.0%)、心肌炎后遣症1例(6.7%)、 病因不明者1例(6.7%);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中,病因为冠心病者1例(14.3%)、DCM者4例(57.1%)、高血压心脏病者1例(14.3%)、病因不明者1例(14.3%)。结论:平时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者其基础病因可以是冠心病、HCM、DCM或心肌炎后遗症等;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者病因多由DCM所致,而较少与冠心病相关。

    [关键词] 病理性Q波;束支传导阻滞;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541.7+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c)-172-01

    心电图上出现病理性Q波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是心肌梗死、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常被临床医生诊断为“冠心病”。笔者总结了近年本院收治的心电图上有病理性Q波或CLBBB,但无明确症状而住院,且后来到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2例患者资料,将其病因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48~78(61.1±10.0)岁,合并高血压15例,高血脂8例,糖尿病3例,吸烟者11例。心电图表现为病理性Q波1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7例。Q波出现于前壁、前间壁±下壁10例,下壁+右室2例,下壁+后壁2例,单纯下壁1例。

    本组患者均因体检发现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或CLBBB,自觉无明显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在本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为进一步除外冠心病而到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1.2方法

    病理性Q波指Q波时限≥0.04 s,深度≥后继R波的1/4,且有明显的挫折或粗钝;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参照WHO/ISFC的推荐标准。入院后行心脏超声、胸片、血脂、血糖、血清病毒抗体、心肌酶等相关检查,且为进一步除外冠心病,于2周内转往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通过分析以上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最终认定病理性Q波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基础病因。

    冠脉造影确立冠心病标准:与心电图对应导联相关的冠状动脉有狭窄>70%的病变或存在斑块破裂后征象。病变冠状动脉与心电图Q波导联的对应关系:左前降支或大的钝缘支对应于前壁导联;右冠或左回旋支(左冠优势型)对应于下壁、右室±下壁或后壁±下壁导联。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则应存在左前降支近段病变。

    2结果

    通过分析,无症状病理性Q波可以是由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炎后遗症等原因所致,无法确定病因者(各种检查均正常)1例;无症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可以是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所致,无法确定病因者1例。各种病因病例数及所占比例见表1。

    3讨论

    病理性Q波常被认为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标志[1],然而本组病例观察表明,平时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者其原发病可以是HCM、DCM或心肌炎后遗症等,甚至无明确原因可寻。有超过50%的病例仍是由冠心病所致,所占比例最多。心电图上出现病理性Q波常与心肌局限性纤维化、心脏激动传导途径异常、电轴偏移、心脏移位、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及自主神经直接或间接刺激等有关[2-3],无症状病理性Q波产生的原因亦可由上述原因的一种或多种引起。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临床实践中也常与冠心病联系在一起[4],本组病例表明,无症状的CLBBB很少与冠心病相关(<15%),超过50%是由扩心病所致,也可以由高血压等引起。老年人中单纯的CLBBB也可能与左侧心脏纤维支架硬化、钙化或传导系统原发性退化有关[2]。

    临床实践中遇到心电图上出现病理性Q波或CLBBB而无明显症状时,病因诊断应开拓思路,综合分析其体征、危险因素及心脏B超、胸片等检查结果,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来做出正确诊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00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