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38904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93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维酶素片、维生素C 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疗程8周,疗程结束后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病理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c)-079-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全部来自于2007年3月~2009年10月本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其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辨证属于脾胃虚弱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3 例,女17例,平均年龄(53.40±8.33)岁,平均病程(7.22±6.36)年;对照组:男24 例,女16例,平均年龄(50.00±6.80)岁,平均病程(7.86±6.24)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符合CAG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型;②年龄18~65岁。

    1.3排除标准

    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者;合并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或病理诊断怀疑恶变者;合并有心、脑、肝、肾、肺和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女性受试者须采取避孕措施;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两种以上或对该药中的已知成分)有过敏史者。

    1.4方法

    1.4.1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维酶素片0.8 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C 100 mg,每日3次口服,疗程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太子参15 g,茯苓12 g,炒白术12 g,柴胡6 g,白芍10 g,法半夏6 g,炙甘草3 g,白花蛇舌草15 g,莪术10 g,木香10 g,砂仁10 g),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疗程8周。

    1.4.2观察指标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监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胃镜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1.5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1.5.1临床总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组织病理检查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2个级度以上(含2个级度);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组织病理检查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的患者。

    1.5.2病理疗效近期临床痊愈: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2个级度或2个级度以上;有效:急、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甚至加重者。

    1.6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者病理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病理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监测结果表明,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中有1例出现晨起轻度恶心,改为餐后服药后,不适消失。治疗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监测均未见异常变化。

    3讨论

    中医学无CAG的名称,由于其临床常以胃脘痞满、痛或不痛、胃中嘈杂、食纳减少等为主要表现,故常归属于中医“痞满”、“痞证”、“胃脘痛”等范畴。本病病因病机复杂,常多脏腑受累。其病因主要可归纳为:饮食不规律、饥饱无常或经常进食生冷热辣等刺激性食物,损伤脾胃,升降失调;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肝失疏泄或木郁化火,横逆犯胃;忧思劳倦,脾失健运,水湿内生;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笔者认为,本虚标实是其病机的根本特点,脾虚是本,气滞、血瘀、热毒是标。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AG取得满意疗效, 方中太子参补中益气,以治脾虚之本;白术、茯苓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更兼振动脾阳,疏经通络;法半夏消积和胃,和中化痰导滞;木香、砂仁和胃健脾,行气温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柔肝止痛,与补脾之太子参、白术、茯苓共用,借其生发之气,振动清阳,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传输;莪术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白花蛇舌草等软坚散结,解毒消痈;炙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方中主要组成诸药相互协调,共奏益气健脾胃温阳为主而兼以活血、理气,补益而不滋腻,治病之本,防病之变,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驱除致病因素、阻断病情的发展、减少复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健脾益气药可调节胃泌素水平和胃蛋白酶的的活力,增强胃黏膜修复及再生能力和屏障作用;理气药可调节胃肠蠕动及幽门括约肌的舒缩功能,减轻胆汁反流和缓解黏膜下血管痉挛[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9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