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038859
评价BUN/Cr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668KB,1页)。

     [摘要] 目的:评价BUN/Cr值在上消化道出血判断中的敏感性。方法:对收治ICU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 h内及治愈后3 d BUN/Cr值进行比较。结果:上消化道出血24 h内BUN/Cr值为(95.05±20.06),治愈后3 d BUN/Cr比值为(65.02±8.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UN/Cr值对上消道出血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关键词] BUN/Cr比值;上消化道出血;评估

    [中图分类号] R573.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c)-144-01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候之一,有起病突然、进展快、影响因素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如何观察早期上消化道出血者,尤其是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寻找容易的指标,对提高患者的抢救率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BUN/Cr比值的观察及分析,发现BUN/Cr比值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较好的辅助诊断意义,有助于早期治疗,也有助于对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早期判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收集了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性7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65±7)岁。60岁及以上患者88人,男性55人,女性33人。60岁以下32人,男性17人,女性15人。年龄及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临床表现为黑便、胃液潜血或便潜血阳性,并经胃镜、钡餐或手术证实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中除去呕血患者。

    1.2方法

    对上述120例患者收住ICU 24 h内及上消化道出血控制后3 d查生化。

    1.3 统计学处理

    对BUN/C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将两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出血24 h及治愈后3 d BUN/Cr比值的统计学情况见表1。

    与60岁以上比较,﹡P>0.05;与出血组比较,△P<0.05

    本组资料显示,在24 h,120例患者血BUN/Cr比值为(95.05±20.06),比值≥85.0者为92.5%(111/120),即它的灵敏性达92.5%;在治愈后3 d,BUN/Cr比值为(65.02±8.60),比值<64.0者为90.0%(108/120),即它的灵敏性达9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血尿素氮的生成量取决于饮食中蛋白质(包括胃肠道出血进入胃肠的血液)摄入量、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肝功能状况。血液中的尿素氮全部由肾小球滤过。血肌酐是人体内肌酸的代谢产物,肌酸量与肌肉量成正比。正常情况机体以比较恒定的速度产生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以相同速率排出体外[1]。故肌酐的血中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与蛋白质的摄入量,与胃肠道出血无关。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大量血液蛋白质在肠道被降解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一般是1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24~48 h可达高峰,持续3~4 d降至正常[2] 。有研究表明,血尿素氮升高的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早于呕血、黑便等症状的出现[3]。而国外文献也指出,可用BUN/Cr比值确定出血的严重性,BUN/Cr比值下降则表示出血停止[4]。

    因此,用BUN/Cr比值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及治愈的判断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特别是BUN/Cr比值>85.0时,考虑上消化道出血,而BUN/Cr比值<64.0考虑上消化道出血已治愈。在临床上常见不典型的上消化道出血,及部分因为个人及设备原因无法采用钡餐、胃镜、结肠镜、放射性核素扫描、选择性腹部血管造影或手术探查而导致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困难时,因BUN/Cr值敏感度高,假阳性低,其在此类不典型和诊断困难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较好的辅助诊断意义,有助于早期治疗,也有助于对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早期判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6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