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2期
编号:12035607
鼻窦内镜手术400例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症状评定疗效,分治愈、好转、无效。结果:术后238例治愈,26例好转,总有效率为88%。结论:鼻窦内镜治疗慢性鼻及鼻窦疾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鼻腔鼻窦疾病;鼻窦内镜

    [中图分类号] R816.9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170-01

    传统的鼻腔鼻窦手术,多注重病灶切除以改善病情,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本院2000年8月~2009年8月,使用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00例,经随访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0例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龄14~83岁,均主诉以持续性鼻塞、头昏、头痛为主,伴有嗅觉减退,病史最短1年,最长40年,首次手术者280例,手术次数最多者达6次,CT示全组鼻窦炎100例,筛颌窦炎96例,额筛颌窦炎65例,筛颌窦、蝶窦炎39例,所有患者双侧鼻腔均有所累及。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局麻或全麻下经鼻内镜监视系统及电动吸切器,基本采Messerklingers术式完成手术。有鼻中隔偏曲者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有中、下鼻甲肥大者同时行中鼻甲或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道窦口复合体矫治术,及传统手术:鼻息肉摘除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钩突切除、上颌窦口扩大术、鼻内筛窦开放术、中鼻甲内侧壁外移及开放嗅裂等。手术要点:①保留中鼻甲内侧鼻黏膜及至少是部分中鼻甲骨。②切除钩突,扩大中鼻道空间。③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④将保留的中鼻甲内侧壁向外推移,开放嗅裂。⑤嗅裂及中鼻道皆用止血塞或止血纱布填塞。用普通止血塞填塞中鼻道及高膨胀止血塞填塞中鼻道和鼻腔,部分患者用明胶海绵填塞[1]。

    1.3手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全身应用静点抗生素和口服激素, 48~ 72 h取出填塞物,术腔暂不作任何清理,撤出填塞物后第2天在额镜下用吸引器或枪状镊清除积血、浮动的血痂、融化的止血塞、鼻涕等混合分泌物以便患者鼻腔通畅,能够呼吸。撤出鼻腔填塞物后第2天给予患者复方薄荷滴鼻剂或鼻腔护理器点鼻每3小时1次,起到湿润鼻腔及软化干痂的作用,防止鼻腔过于干燥,患者感觉不适。观察鼻腔及鼻窦腔的恢复程度、上皮化情况、水肿程度、囊泡增生情况以及中鼻道残留的未排出的陈旧性血痂等,如果水肿较严重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20~30 mg 1周,1个月后复查鼻窦内镜,如水肿依旧较明显可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片20~30 mg 1周并嘱患者定期复诊鼻窦内镜检查恢复情况。鼻内镜术后术腔创面愈合的过程可分为第一阶段:水肿、渗出阶段。大约12周时,此阶段的主要是创面渗血凝固、黏膜纤维素渗出、分泌物潴留以及黏膜反应性水肿;第二阶段:竞争性生长阶段。3~10周,本阶段表现为黏膜再生、上皮化与病理性改变相互竞争,正确判断病理性改变和合理的综合性治疗以达到术腔创面良性转归的目的;第三阶段:黏膜转归、上皮化阶段。时间大约为24周,合理的术后术腔综合性治疗使病理性改变逐渐消失、为黏膜转归良好和最终完成上皮化[2]。

    2结果

    术后6个月以后进行疗效评定,其中238例症状消失, 26例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在内镜监视下可见到窦腔黏膜部分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为好转现象;36例症状无改善,内镜监视下见术腔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此为无效,总有效率为88%。

    3 讨论

    ①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鼻塞、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等就诊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通过手术治疗后渐觉头脑清醒,工作质量有所提高[3]。②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是在鼻窦内镜及电视监视系统下直接在鼻腔进行的鼻窦开放手术,它使深在的、难窥的术野暴露在电视屏幕上,使手术更直观,对局部的创伤和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相对较小,鼻窦内镜手术使患者的痛苦大大减小,但又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内镜鼻窦手术的治疗,所以术后合理用药及恰当的术后处理和定期鼻内镜随访是提高手术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许庚,李源.内镜鼻窦外科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52.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46(33):134.

    [3]李华斌,史剑波,谢民强,等.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黏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34):302-305.

    (收稿日期:2010-03-22), http://www.100md.com(徐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