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因素对孕产妇及胎儿心理生理影响的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676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孕产妇及胎儿心理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孕产妇40例,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调查,将其根据生活应激的不同分为两组,正性生活事件组28例,负性生活事件组12例。观察正性和负性事件对孕产妇血压及胎心率的影响。结果:正性和负性生活事件组间,孕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及胎心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异常的发生率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影响孕产妇的健康,还会影响胎儿,因此孕产期心理保健需重视。
[关键词] 围生期;心理保健;孕产期;胎心率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83-01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现象,孕妇需同时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变化,最易受影响和伤害,尤其在心理方面,表现为对关爱和家庭支持的需求增加[1-2]。为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孕产妇及胎儿心理生理反应的影响,本研究对40例孕妇进行血压胎心监护,观察孕妇血压及胎心率变化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并入院分娩的产妇40例,年龄22~35岁,平均27.5岁,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14例。胎儿均为单胎,经阴道正常分娩;产妇均无妊娠并发症,既往无精神病史及心理障碍,亦无精神疾病家族史。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所有孕妇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调查,将其根据生活应激的不同分为两组,正性生活事件组28例,负性生活事件组12例。观察正性和负性事件对孕妇血压及胎心率的影响。胎心率监护采用胎儿电子监护仪,每例在常规监护的情况下,有胎动时,至少连续记录胎心率20 min。每分钟胎心搏次数正常范围为120~160/min,若出现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超过10/min,或低于正常范围,记录为胎心率异常,提示胎儿生长异常、胎盘功能减退。
1.3 统计学方法
正性和负性事件对应胎心率及血压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胎心异常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正性和负性生活事件组间,孕妇收缩压、舒张压及胎心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异常的发生率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期是女性一生中经历的特殊阶段,由于妊娠反应、认知缺陷、体型及社会身份的转变[3],及对产后事业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担心,且经历过不良孕产史有孕妇会更加担心,是否能顺利分娩或生出健康的婴儿,一般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恐惧、易哭、易激惹、焦虑过度,对事物过于敏感等表现,甚至出现抑郁症等精神症状[4-6]。生理、心理变化和家庭、社会环境等社会心理因素对其身心影响很大。同时,临床数据显示,心理压力增强和恐惧感的产生会导致胎儿窘迫,产程异常,甚至增加产后出血量和发生难产。
本研究对40例孕妇进行血压胎心监护,观察到正性和负性生活事件组间,孕妇收缩压、舒张压及胎心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异常的发生率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心理社会因素不仅会影响孕产妇的健康,还会影响胎儿健康。因此,加强孕产期心理保健,将有利于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医护人员接诊有不良心理因素的孕产妇时需采取综合心理护理措施,讨论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的原因,寻找到孕产妇对妊娠、分娩、婴儿出生的担心原因等,使孕妇正确认识妊娠、分娩的原理,正确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加其对妊娠和分娩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郭燕,杜玉开.妊娠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J].中国社区医师,2005,21(3):8-9.
[2]杜凤英,谭迎春,周健.胎儿监护干预对孕妇情绪影响调查及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4-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76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