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5例疗效分析(2)
第1页 |
参见附件(1989KB,3页)。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舒张压(DBP)下降≥20 mmHg;有效:DBP下降<10 mmHg但已经达到正常,或DBP下降10~19 mmHg,或收缩压( SBP)下降≤30 mmHg;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有效值等于显效和有效之和。
2 结果
2.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降压效果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都下降平稳,治疗组中显效40例,有效35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中显效38例,有效35例,2例因为严重的干咳而退出本次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于血压控制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24 h动态血压比较
如表1和表2所示,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它们的血压负荷频率都显著降低(P<0.05)。
以服药后2~6 h的最低时的平均血压值为最大降压作用(峰效应),以服药后24 h末时的平均动脉压值为最小降压值(谷效应),计算谷/峰值,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谷/峰比值分别是70%和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试验的第4周和第8周的心率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试验的第4周和第8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钾、钠、氯、肌酐、血糖以及空腹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蛋白、尿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没有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报告,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显著的干咳,不能耐受而退出本次实验。
3讨论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可以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并发症。可以说,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就在于它的严重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增高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可以说血压越高,患者发生卒中和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性就越大。服用降压药虽然不能彻底治疗高血压,但是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减少由于持续的血压升高所引起的心、脑、肾等全身各个重要器官的功能性的障碍和器质性的病变。因此,合理有效的应用降压药物是目前全球治疗高血压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2]。
在对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人们日益认识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对于机体血压的维持和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活性肽,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导致血管收缩、醛固酮分泌、儿茶酚胺释放等作用,因此研究认为血管紧张素Ⅱ直接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过程。其具体机制:由血管紧张素Ⅱ调节的小动脉收缩增加血管阻力,血管阻力增加是促使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的主要机制;血管紧张素Ⅱ促进肾上腺的醛固酮的释放,导致肾脏增加钠和水的重新吸收,使血容量增加,心脏输出增加,血压增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是通过与许多组织细胞膜上的AT1受体相结合而致血压升高。选择性阻断AT1受体可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充分抑制,从而治疗高血压[3]。
氯沙坦钾可以特异性的抑制AngⅡⅠ型(AT1)受体,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压,且同时心输出量和心率不变,其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效果显著。氯沙坦钾可以抑制AngⅡⅠ型受体的作用,如升压效应、醛固酮释放效应、左心室和动脉壁细胞的生长和繁殖的调节效应、体液调节效应以及促平滑肌细胞收缩效应等。更重要的是,它在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之上,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显著特点[4]。氯沙坦钾是一种非肽类,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临床应用中的新一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它能选择性、竞争性地与AT1受体结合,从而阻滞AT1受体介导的生理效应,包括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以及细胞增生。氯沙坦钾口服有效,其半衰期为2.2 h,EXP3174半衰期为6.7 h,故一次给药作用时间与血浆半衰期不一致,可持续24 h,因此1日仅需要给药1次,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由于AT1受体拮抗剂作用专一性强,不干扰缓激肽系统,故不引起咳嗽,与ACEI比较,AT1受体拮抗剂降压效应较平稳,无首剂低血压反应[5-6]。
氯沙坦钾每日只需要服用1次,这就意味着氯沙坦钾可以提供逐渐起效、持久平稳达到24 h的血压平稳控制,说明服用氯沙坦钾可以良好的模拟自然的血压昼夜节律。更重要的是,氯沙坦钾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显著的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的浓度,从而增加迷走神经的活性,改变压力反射的敏感性,不引起心率的加快[7]。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氯沙坦钾治疗患者在试验的第4周和第8周的心率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氯沙坦钾治疗对于血脂、血糖、电解质没有影响,其也不引起肝肾功能的损伤。氯沙坦钾治疗不会导致血电解质平衡紊乱,氯沙坦钾治疗也不会改变血浆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的含量[8]。本研究结果显示,氯沙坦钾治疗患者在试验的第4周和第8周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钾、钠、氯、肌酐、血糖以及空腹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蛋白、尿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氯沙坦钾作为AT1的拮抗剂,它不抑制激肽酶的降解,因此不会发生或者极少发生严重的干咳反应,其也不会引起由于缓激肽堆集所产生的低血压和血管性水肿等严重副作用。ACEI在临床的应用虽然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亦有不足之处,如出现高血钾、咳嗽等,也对部分患者无效。研究发现从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不仅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起催化作用,还有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途径(如丝氮酸蛋白酶)起作用,此外尚有非肾素途径,如组织蛋白酶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跨过血管紧张素Ⅰ直接分解血管紧张素原形成血管紧张素Ⅱ。更为重要的是心脏和大血管中大约80%的血管紧张素Ⅱ是通过非ACE依赖性旁路产生的,因此ACEI类药物对于AngⅡ的抑制是非常不完全的。然而,AT1拮抗剂却可以通过竞争性的抑制AT1受体,达到完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所介导的所有的重要的心血管活动,因此认为氯沙坦钾是目前临床上更为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本研究结果显示,氯沙坦钾治疗组没有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报告,而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显著的干咳,不能耐受而退出本次试验。因此当应用ACEI类药物发生上述严重不良反应时,氯沙坦钾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替代药物[9]。
目前的研究已知AT1拮抗剂与ACEI预防和逆转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作用相似,而临床研究已证实ACEI能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因此,氯沙坦钾也许也能逆转高血压病患者所致的左室肥厚,从而提高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高血压病的死亡率,当然其效果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验证[10]。血压波动过大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专家提出了降压作用的谷/峰(T/P)比率的概念,也就是说降压药物在下一次降压前的降压值(谷效应)必须是降压最大效应(峰效应)时血压降低值的1/2~2/3以上,本结果显示,氯沙坦组T/P为70%,且治疗后24 h平均、白天平均和夜间平均血压均有显著的下降,同时心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氯沙坦钾有潜在的保护靶器官的疗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8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