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028743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42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手术效果。方法:以应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67例腹股沟疝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本院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的75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49%,对照组复发率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轻切口异物感上更有优势。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平片式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 R656.2+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168-02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由Lichtenstein于1989年首次提出,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完善,无张力疝修补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在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治疗中均取得良好效果[1]。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物合成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补片不断更新,各种无张力修补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2]。本院2008~2009年应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组67例患者均为2008~2009年本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其中,男59例,女8例;年龄22~79岁,平均(52.5±14.6)岁,病史7 d~30年,平均(6.5±1.7)个月。左侧38例、右侧28例、双侧1例。复发性疝7例。术中发现嵌顿性疝4例,其中大网膜嵌顿2例、小肠嵌顿1例、乙状结肠嵌顿1例。并发症包括:高血压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前列腺增生4例。对照组75例患者为同期本院收治的患者,其中男68例,女7例;年龄23~78岁,平均(51.5±15.6)岁。病史11 d~29年,平均(6.9±2.1)个月。左侧43例、右侧30例、双侧2例。复发性疝9例。术中发现嵌顿性疝6例,其中大网膜嵌顿3例、小肠嵌顿2例、乙状结肠嵌顿1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高血压病13例、心肌梗死后3年2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前列腺增生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①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成功后解剖腹股沟管,精索游离,然后行疝囊高位结扎,随后根据手术需要裁剪补片,将补片覆盖于腹横筋膜前,使其内上缘与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下缘缝合,外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下缘缝合。下方平片覆盖耻骨,并距耻骨缘约1.5 cm的腱膜组织上缝合固定。在相当于内环处,将补片剪一缺口以利精索通过,在精索上方将剪开的补片缝合,以确保精索不绞窄为准。然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深筋膜和皮肤。②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麻醉成功后,将疝囊高位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层,反转疝囊回纳入腹腔,锥型疝环充填物充填至疝环内,与腹横筋膜或周围组织缝合固定。片状网片的固定步骤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组。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40~117 ml,平均(57.1±10.7) ml;手术时间40~77 min,平均(45.5±11.5)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5±1.7)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术后异物感较为突出,术后随访证实11例患者有明显异物感,发生率达14.67%,且治疗费用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1.49%,明显低于对照组4.00%的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组织、器官通过腹股沟的缺损部位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其间有腹壁下动脉。根据疝环与此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从该动脉外侧突出来的为斜疝;从该动脉内侧面突出的是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

    平片疝修补术是应用最早的的无张力修补术式之一,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对薄弱的腹横筋膜进行修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由于该术式没有网塞对内环进行处理,所以临床多不推荐在巨大疝、复发疝中应用该方法。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不仅有平片状网片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而且有圆锥形的充填物填塞内环口,使内环口消失,同时可分散腹腔内的压力,被认为更适合在缺损较大的疝修补中应用[3-4]。但由于网塞较大,难以做到完全平整,异物感较为明显,患者舒适度较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4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