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028794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26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常规米非司酮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生殖激素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肾虚;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1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097-02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更年期妇女常见病、多发病[1]。笔者2006年 8月~2009年10月运用非司酮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妇女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均为本院妇科2006年8月~2009年10月收治的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平均年龄(49.29±3.88)岁,平均病程(10.66±1.75)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49.33±2.16)岁,平均病程(11.12±2.09)个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妇产科学》[2]第 6版拟定。①月经过多:周期规则,但经期延长(>7 d)或经量过多(>80 ml);②经量过多:周期规则,经期正常,但经量过多;③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过多;④子宫不规则出血:周期不规则,经期可延长 经量不太多;⑤ 年龄40~55岁。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米非司酮片(浙江仙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片10 mg)每晚睡前口服10 mg,连服3个月。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六味地黄丸(九芝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药物组成:山茱萸,熟地,山药,丹皮,泽泻,茯苓。8粒/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综合疗效、出血量变化及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水平等实验室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先行方差分析,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所有运算均在SPSS 13.0软件中进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订。临床痊愈:控制出血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经期、血量均正常,自觉症状消失,血红蛋白在100 g/L以上,或血止后自然绝经者;显效:控制出血后,月经周期、血量基本正常,但经期仍较长(7 d以上,10 d以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在100 g/L以上者;有效:为月经周期、经期、部分自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量减少,血红蛋白在80 g/L以上者;无效:治疗3个月经周期,诸症状均无明显改善者。

    2.2 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

    见表2。

    表2结果说明:①两组治疗前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两组在治疗后除对照组血清E2水平外,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在血清FSH、LH、E2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各生化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非全身或生殖系统局部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出血,由于其体内仅有单一雌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增生,继而发生雌激素撤退出血或突破出血。表现为出血量过多、继发感染、精神负担,甚至需切除子宫,因而给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造成很大痛苦[4]。

    米非司酮使体内雌激素水平维持在滤泡早、中期,相对稳定,可能避免雌激素的撤退性波动或突破性出血。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有直接作用,延缓子宫内膜发育,延迟或抑制内膜腺体分泌活性,分泌不良或增生与分泌并存;使子宫血运减少,内膜变薄或退化,血管减少。米非司酮不仅可以抑制 FSH、L H的分泌和释放,抑制卵泡发育,而且可直接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促使其凋亡。直接加速了围绝经期卵巢内残余不多的卵泡的萎缩,导致绝经[5]。

    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将崩漏界定于无排卵性功血范畴[6]。冲任不固,经血失约是崩漏总病机,责之肝、脾、肾三脏。笔者认为更年期妇女处于中年到老年转型期,阴阳失和,肾气亏虚,故在常规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使肾气旺,经血止。

    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综合疗效、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2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