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026434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外麻用于老年人手术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591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后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行腰麻联合硬外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相当,A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6~9 mg)腰麻联合硬外麻用于老年人手术,是非常适合、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 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外麻;老年人手术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092-01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人手术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其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是很多学者重视的问题。如若处理不及时会导致严重后果[1-2]。其腰麻的安全性常常引起许多争议,许多学者仍建议做硬膜外麻醉。笔者通过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外麻来研究临床用药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患者90例,年龄63~88岁,行腹股沟斜疝手术48例,阑尾炎手术27例,下肢切痂植皮手术9例,下肢钢板螺丝钉取出术6例。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

    1.2 方法

    各组患者均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选L3~4间隙用BD公司的硬膜外穿刺针行硬外腔穿刺,成功后刺入配置的25Gwhilacre腰穿针,见脑脊液流出后用8~10 s/ml的速度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6、9、12 mg,再向硬膜外头侧置管3 cm后转平卧。麻醉效果不足或因手术时间长,麻醉后期硬膜外追加1%盐酸利多卡因5~8 ml。

    1.3 术中监测及评分

    患者入室后,常规连续监测BP、HR、SpO2、ECG,每5分钟测1次无创血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求其平均值为基础值;手术结束后行改良Bromage评分,其评分标准如下:0分为无运动阻滞,1分为不能屈曲髋关节,2分为不能屈曲膝关节,3分为不能屈曲踝关节,4分为不能动脚趾。

    1.4 统计分析

    数据由SPSS 14.0软件包进行处理,资料数据采用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三组患者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脊髓及周围神经退行性变,脑脊液分泌减少及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吸收减慢,阻滞时间延长,限制患者下床活动,对下肢血运及功能恢复不利。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联合硬外麻醉,利用了两者之间的优点,具有神经阻滞完善、镇痛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少等优点[3]。可以降低麻醉中低血压发生率和减轻低血压的严重程度[4],同时可减少局麻药毒性带来的危害,且起效快、不受手术时间的限制。A、B组中均出现腰麻后肌松差、反射明显的患者,硬膜外腔追加1%盐酸利多卡因5~8 ml后好转。分析原因:可能与穿刺针到位后固定不佳或针口紧贴马尾神经丛间导致局麻药扩散困难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A组单用0.5%布比卡因6 mg腰麻,其阻滞平面较低,且血压、心率无明显的波动,有2例需用麻黄碱处理。C组用0.5%布比卡因12 mg腰麻,其阻滞平面较高,血压、心率下降明显,几乎所有患者均需用麻黄碱处理。B组患者其阻滞平面,及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居于上述两者之间。由于A组用药量少,用药后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较小;改良Bromage评分及镇痛持续时间显示,小剂量组对运动神经阻滞作用相对较弱,且运动恢复也更快。小剂量布比卡因(6~9 mg)腰麻联合硬外麻用于老年患者的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麻醉是非常适合、安全、可行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9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