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026420
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24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化郁清胃颗粒,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相关病情变化进行比较,治疗组发作频率、胃中不适感,胸骨后烧心感、胸口痛、口中酸苦味等明显减轻,21例中,痊愈1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2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6,P<0.05)。结论:化郁清胃颗粒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烧心、胸痛和口中酸苦味等症状,且在临床总体疗效上优于奥美拉唑,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化郁清胃颗粒;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

    [中图分类号] 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15-02

    胃食管反流病[1](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分为反流性胃炎(NERD)与反流性食管炎(RE)。其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等症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又以RE占多数,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消化疾病之一,本科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法,对中药化郁清胃颗粒治疗GERD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42例诊断为GERD的患者为本院2009年1~12月收治的住院病例,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胃食管反流病中肝胃郁热证的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我国2003年10月GERD的诊疗方案[3]。RE为内镜诊断及分级,NERD的诊断根据食道24 h pH 监测 DeMeester计分>15 分为阳性定位。诊断为RE 25例,NERD 17例。采用中药化郁清胃颗粒的21例为治疗组,男14例,女7例;年龄25~76岁,平均(48.5±4.2)岁,病程2.5~10年。采用西药奥美拉唑治疗的21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32~80岁,平均(50.5.±5.6)岁;病程3~9.5年,各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程度等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治疗 GERD 的药物,中药治疗组采用化郁清胃颗粒,主要成分为:柴胡、香附、郁金、赤、白芍、吴茱萸、黄连、鸡内金、元胡、枳壳、蒲公英、砂仁、白芨、川椒、焦三仙等,3次/d,每次6 g于餐后服用。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 进餐时用水吞服,疗程4周。于治疗结束 4周后随访1 次,治疗期间记录相关病情变化。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②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③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④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2 例GERD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相关病情变化进行比较,治疗组发作频率、胃中不适感、胸骨后烧心感、胸口痛、口中酸苦味等明显减轻,21例中,痊愈1例,显效+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21例,显效+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P<0.05)。具体见表1。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GERD是一种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近几年,我国GERD的发病率快速提高,内镜检查的资料统计也显示RE的检出从2000年前的3.85%[4]提高到现在的8.86%。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GERD的发病:①抗反流防御机制降低,包括下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清除功能下降、食管组织抵抗力减弱、胃排空延迟等;②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攻击因子对食管黏膜的损害;③社会心理因素;④Cajal间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等。上述因素中以括约肌功能障碍最为重要。RE发病主要是抗反流的防御功能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因子增强[5]。诊断上将pH<4的时间>4%被认为有酸反流存在。卢雪峰等[6]实验显示NERD患者24 h食管pH检测阳性率为79.5%,证明24 h食管pH检测对诊断GERD有重要价值,被认为是诊断GERD的金标准。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特点是气急上逆,其病机涉及情志内伤、肝失疏泄、肝胃不和、郁热内生、饮食不节、胃失和降、损伤脾胃、痰气交阻、久病及血、积而成瘀使痰气瘀热互结阻隔胃气、气逆不降,遂发为本病。肝气郁久化热则烦躁易怒,因此,疏肝理气,化郁清热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法则之一,化郁清胃颗粒主要由柴胡、香附、郁金、赤、白芍、吴茱萸、黄连、鸡内金、元胡、枳壳、蒲公英、砂仁白、川椒、焦三仙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理气,化郁清热的功效。临床一直用于GERD 等的治疗。从症状发作频率、发作程度,明显优于奥美拉唑(P<0.05),本组资料中42例GERD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相关病情变化进行比较,治疗组发作频率、胃中不适感,胸骨后烧心感、胸口痛、口中酸苦味等明显减轻,21例中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21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总体疗效上化郁清胃颗粒也优于奥美拉唑,说明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一定的优势,对烧心、胸痛、口中酸苦味的改善有较好的疗效,应与方中郁金、赤芍、黄连、蒲公英等清泻胃中郁热的药方相关。胃食管反流不仅可引起RE,还可致哮喘、慢性咳嗽、特发性肺纤维化、声嘶、反流性喉炎、非心源性胸痛等食管外表现,有效的抗反流治疗可改善食管外症状。

    总之,化郁清胃颗粒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烧心、胸痛和口中酸苦味等症状,且在临床总体疗效上优于奥美拉唑,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2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