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25期
编号:48870
石祥恩:用“爱”铸就“手术刀”和“公益心”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24日 2010年第25期
神经外科,教授,医生,愿再有个33年,依然从事我热爱的神经外科,医生的成长是不断学习,实践和感悟的反复砥砺过程,最好的外科医生是有爱心和同情心,医院要拥有一颗跳动的,并充满爱的“公益心”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韩同伟

    石祥恩:用“爱”铸就“手术刀”和“公益心”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韩同伟

    近日,记者来到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北京香山脚下,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北京三博脑科医院。这是一家由我国脑外科专家石祥恩教授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专家,为了中国神经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创建的现代化脑病专科医院。

    本来已经和石祥恩教授约好了采访时间,却因为他连台做手术,不得不推迟了6个小时。等待期间,记者在这所医院的门诊部和住院部观察发现,这是一家非常温馨的医院,光洁雅致的大厅、温和微笑的护士、宽敞舒适的病房、舒缓平静的氛围,令记者感觉像回到了家……

    终于等到了刚下手术台的石祥恩教授。他一脸慈祥,白发茂生,透过一副很普通的眼镜看着记者说:“我很平常,没有什么可以采访的,我每天就做些有规律的日常工作。”记者不得不“刨根问底”地追问这位十分低调的老教授……

    愿再有个33年,依然从事我热爱的神经外科

    在记者的不断“追问”中,石祥恩教授回顾了自己学习医学和从事神经外科专业的33年生涯。他在无限热爱的专业里,度过了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书写了人生最华丽的篇章……

    石祥恩教授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1977级”医学本科生,亲身经历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也深深感受了我国神经外科发展道路上每一步的辛酸与喜悦。他记得刚毕业到医院参加工作,当时医院所有的临床科室都 “青黄不接”,人才短缺严重。由于神经外科处于起步阶段,临床治疗效果差,250多名毕业生无一人愿意到神经外科工作,恰因医院神经外科实在缺少医生值班,石祥恩就被科室老主任临时招来帮忙,却未想到这一干就是33年。

    1989年,石祥恩考入首都医科大学攻读王忠诚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自此,石祥恩进入了神经外科的新领域。那时神经外科只有王忠诚和很少的几位医生做显微镜手术,看到一些病情严重或病变深在、手术非常困难、走遍全国求医而未得到治疗的患者,经过王忠诚老师的显微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石祥恩敏锐地觉察到,显微外科手术会给神经外科带来新变革。同时,老师那种冷静、稳重,勇于面对任何难题,刻苦研究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石祥恩。石祥恩开始起早贪黑地到实验室用显微镜练习缝合大鼠和狗的动、静脉,苦练显微外科技术的基本功。

    从那时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