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25期
编号:48906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5日 2010年第25期
括约肌,食管,1药物治疗,2内镜治疗,1硬化剂括约肌内注射治疗,2肉毒杆菌毒素治疗,3内镜下扩张治疗,3微创手术治疗
     闫春章

    (山东省汶上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山东汶上 272500)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进展

    闫春章

    (山东省汶上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山东汶上 272500)

    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特征是食管蠕动功能的丧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者松弛不完全,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还不确定,但有研究显示贲门失弛缓症不是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本身的病变,而是支配LES的肌间神经丛中松弛LES的神经减少或缺乏引起。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及综合方法治疗,本文对近年来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进展作了总结。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外科手术;治疗

    贲门失弛缓症最早报道于1672年[1],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由于缺少相应的流行病学资料而不十分明确[2],但国外报道指出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10万[3],并且多见于中青年。由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及综合方法。现将贲门失弛缓症的各种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1 药物治疗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药物可分为抗胆碱能药、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醇酯、茶碱、钙离子拮抗剂等。其中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通过选择性阻滞Ca2+经细胞膜上的电压依赖性Ca2+通道进入细胞内,减少胞质Ca2+浓度,进而产生负性肌力作用,引起食管下段括约肌(LES)的松弛。硝酸异山梨醇酯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活化鸟苷酸环化酶,增加平滑肌环鸟苷酸cGMP的生成,鸟苷酸和硝酸相互作用活化的蛋白激酶改变了平滑肌的磷酸化进程,结果肌球蛋白的轻链去磷酸化,抑制了平滑肌的正常收缩,使LES松弛,达到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目的。Anita ES等[4]研究发现,服用硝酸异山梨醇酯后可以减少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6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