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26期
编号:48781
5例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5日 2010年第26期
先心病,导管,静脉,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介入治疗,2结果,3围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2术后护理,4出院指导
     王 宁,曲 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外科,北京 100045)

    室间隔缺损(VSD)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约占出生婴儿的1.5%,占所有先心病的20%,其中膜部VSD占80%左右[1]。以往外科手术是治疗VSD的唯一方法。外科手术需开胸,行体外循环,创伤大,危险性高,且易出现手术本身及输血后的各种并发症,有一定的死亡率。住院时间长、术后留有瘢痕等可能使患儿留下终生阴影。而介入治疗是指在局麻或全麻的状态下,通过X线、心脏超声等技术的引导,将特制的导管及装置,由外围血管插入所需治疗的心血管腔内,以替代手术治疗,称之为介入性导管术[2]。选用特制的像蘑菇状小伞样的封堵器堵住异常血流通道,从而彻底根治先心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无排异现象、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无瘢痕等优点,越来越为更多的患儿家长所接受,并在各大医院普及开展,护理起来也比较简单。本院2010年1~4月收治5例VSD患儿,使用Amplatzer封堵器行介入治疗,配以积极有效的护理,术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VSD患儿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5岁,VSD直径5~7 mm。

    1.2 介入治疗

    1.2.1 室缺封堵器及输送系统

    不同型号Amplatzer封堵器,输送系统包括装载器、输送钢丝、递送导管、输送长鞘及扩张管。

    1.2.2 步骤及注意点

    在全麻或局麻下常规作左心室造影以观察经室缺分流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