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1月15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184KB,2页)。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CT定位血肿清除术清除颅脑内血肿;另一组则采用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死亡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等。结果:CT定位组32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1.9%;常规开颅组30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6.7%,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5 d两组评分比较,CT定位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P<0.01)。术后随访6个月,CT定位组较常规开颅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于血肿量30 ml以上且脑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采用CT定位血肿清除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少,神经功能恢复较快,且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22.15+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b)-168-02
脑出血属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在非创伤性脑出血中,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多见[1-2],其大多由于高血压伴发脑动脉瘤,血压突然升高时引起动脉破裂出血所致。本院于2008年7月~2009年12月对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血肿清除术清除颅脑内血肿,并与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30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09年12月本院共收治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及CT检查结果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CT定位血肿清除术组32例(定位组)及常规开颅手术组30例(开颅组)。定位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4~66岁,平均为54岁。有高血压病史者共27例,其余在发病前未经正规检查血压。意识状态采用GCS评分5~8分者21例,9~12分者11例。CT见脑叶出血9例,基底节出血17例,小脑出血6例;形成脑疝者17例,破入脑室者9例。血肿量为30~60 ml,平均50 ml。开颅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为54.2岁。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25例。GCS评分5~8分者20例,9~12分者10例。脑叶出血8例,基底节出血16例,小脑出血6例;形成脑疝者16例,破入脑室者8例。血肿量为30~80 ml,平均51 ml。定位组与开颅组患者在GCS评分、血肿量、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行常规开颅手术的患者采用骨瓣或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术后常规行脑室引流或硬膜下引流。CT定位血肿清除术组患者则应用MD-2000A脑定位手术系统进行手术。患者局麻下进行CT扫描定位靶点,测量其XYZ坐标值。注意避开脑部功能区,在皮层血管分布较少的部位经颅骨钻孔切开硬膜。定位仪调整坐标后置入硅胶管,以注射器负压抽吸血肿内血液、血凝块,且用肝素及0.9%NaCl溶液冲洗至血肿液颜色较淡。缝合头皮,固定引流管。引流管拔管时间由血肿排空情况定,通常引流时间为3~5 d。比较两组术后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随访6个月比较死亡率及生活质量[3]。
1.3 判定标准
术前及术后15 d对所有患者按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最高为45分,最低为0分。0~15分视为轻型缺损;16~30分视为中型缺损;31~45分视为重型缺损。生活质量根据Rankin分级进行评定[4]:无症状为0级;有临床症状但对患者活动无影响则为1级;存在轻度残疾且不能从事脑出血前活动,但生活还能自理,无需照顾者为2级;中度残疾且需他人照顾,但可自行行走者为3级;中重度残疾且需要他人照顾,无人照顾时不能自行行走者为4级;严重残疾且需要他人长期照顾,生活根本不能自理者为5级。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经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死亡率比较
CT定位组32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1.9%。死亡时间为术后3~21 d。合并脑疝的17例患者中死亡5例;小脑出血6例患者中死亡1例;再次出血者4例,死亡1例。常规开颅组30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6.7%。死亡时间为术后3~16 d。合并脑疝的16例患者中死亡5例;小脑出血6例患者中死亡1例;再次出血者5例,死亡2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两组评分比较,CT定位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P<0.01)。见表1。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2,CT定位组较常规开颅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1)。
3 讨论
通常对于GCS 5~12分的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常规开颅术、CT定位血肿清除术等。由于脑CT立体定向精准,且对脑组织损伤小,局麻下即可开展手术,故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较多[5-6]。其通常适用于意识障碍较轻,且神经功能缺损障碍明显者;血肿量超过20 ml者等。本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相近(P>0.05),但术后15 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CT定位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开颅组(P<0.01),从这一点可以看出,CT定位组患者损伤较小,病情恢复较为迅速。而且,从远期的生活质量来看,CT定位血肿清除术组生活质量较常规开颅组患者显著提高(P<0.01)。
因而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出,对于血肿量30 ml以上且脑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采用CT定位血肿清除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8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