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期
编号:12009251
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成立等5则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期
     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成立

    本刊讯 2010年12月23日,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成立暨中国药典60年庆典在北京召开。卫生部部长、第十届药典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竺在会议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期间,必须把药品标准工作作为医药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扎实做好2015年版《中国药典》编制的各项工作;2015年版《中国药典》必须全面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用药目录,以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和用药安全需求。

    陈竺说,发展水平低、产品标准低,是长期制约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药品标准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持续不断地抓好落实。陈竺表示,严格的药品标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医药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编制2015年版《中国药典》,要努力实现“收载标准水平和数量同步提高”的目标。化学药和生物制品标准要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的目标;中药标准要以我为主,引领国际发展。
, http://www.100md.com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最早的1953年版药典到今年开始实施的2010年版药典,我国先后9次修订颁布国家药典。

    国内首例Baha植入手术成功

    本刊讯 2010年12月18日,国内首例全新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Baha植入手术在北京同仁医院成功实施。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Baha相关植入技术正式引进中国。Baha作为传导性、混合性听力损失及单侧耳聋的最佳治疗方案,将为国内相关听障群体带来福音。

    据介绍,Baha充分利用了人体通过骨传导声音的能力,绕过有障碍的外耳和中耳,直接将声音传导至内耳。因而成为对传导性、混合性听力损失人群最有效且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它也是当今国际上主流治疗方案之一。

    同仁医院在听力诊断治疗及康复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先进医学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并且在人工耳蜗及相应听力诊断干预和康复术的推广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及众多宝贵的一手材料。
, 百拇医药
    英发现一种疼痛基因开关

    本刊讯 英国阿伯丁大学2010年12月21日发布新闻公告称,该校科学家经过5年研究,终于找到了疼痛基因substance-P基因的开关,并发现辣椒素可刺激其开启。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增进科学家对疼痛背后所隐含的遗传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开发新的疼痛治疗药物和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神经信号》杂志上。

    Substance-P是位于感觉神经细胞中的一种疼痛基因,被认为与慢性炎症引起的疼痛有关。这种基因是惰性的,需要激活因子刺激才可进行充分表达。研究人员还发现,辣椒素可刺激substance-P基因开关开启。辣椒素是辣椒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在其触碰到人类体表时会产生灼热感,有不少人将其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研究论文作者之一、阿伯丁大学的鲁思·罗斯教授指出,了解引发炎性疼痛的遗传过程,对于开发新的疼痛治疗方法十分必要。substance-P强化因子序列的发现,及其对辣椒素的反应,使得科学家对炎性疼痛的理解与认识更进了一步。
, http://www.100md.com
    该研究项目领导人阿拉斯代尔·麦肯齐博士则指出,88%的遗传疾病,如关节炎、肥胖症、抑郁症、心脏疾病和痴呆症等,可能会由基因开关缺陷引起,而非患者的基因缺陷造成。因此,发现substance-P基因开关,找出其作用机制,可大大加速以这些开关为标靶的新药开发。

    低铜蓝蛋白血症是帕金森病高危因素

    本刊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钟春玖教授和金莉蓉主治医师等经过8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低铜蓝蛋白血症是帕金森病的高危因素。该研究为帕金森病筛查和预防提供了依据,也对其分类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的论文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Brain》上。

    钟春玖领衔的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运动障碍患者伴有血铜蓝蛋白水平降低的概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铜蓝蛋白是人体血清中存在的一种球蛋白,只要做一次常规血液检验,即可方便检测出铜蓝蛋白的高低。
, 百拇医药
    据介绍,目前,对低铜蓝蛋白血症帕金森病患者,在医疗手段上还无法进行干预,相关研究正在深入进行。对脑“黑质”铁浓度显著增高的低铜蓝蛋白血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分类治疗时可考虑采用驱铁治疗。

    法国发现脑膜炎病菌致病机制

    本刊讯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机构同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合作,发现了脑膜炎病菌的致病机制,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预防脑膜炎的新药。

    公报说,脑膜炎双球菌在刚刚侵入患者喉部时不会导致任何症状,但它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并突破毛细血管壁,引起脑膜炎发作。研究人员发现,为了侵入大脑,该细菌采取“两步走”策略:首先,它会向大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发出信号,使其生成芽状物,帮助自己在流动的血液中“站稳脚跟”。随后,它再设法破坏细胞膜的密闭性,让一些接合处产生松动,从而进入大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在此过程中,患者体内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发挥了重要作用,脑膜炎双球菌依靠它的帮助,促使维系细胞膜密闭性的蛋白质丧失稳定性,从而达到传播脑膜炎的目的。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