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6951
缺血性肠炎15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551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已确诊的15例缺血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缺血性肠炎患者呈一过性13例,占86.67%;狭窄型2例,占13.33%;无坏疽型病例。结论:缺血性肠炎患者多伴基础疾病,老年人出现急性腹痛和便血应警惕缺血性肠炎的可能,及早内镜检查是明确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及程度、判断预后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缺血性肠炎;病理表现;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 R51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175-02

    缺血性肠炎(ischemical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肠壁血流灌注不良,引起缺血性肠道损害,使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1]。其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腹痛、血便、腹泻被称为缺血性肠炎的三主征。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2]。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IC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缺血性肠炎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51~82岁,平均70岁。合并高血压病8例,占53.33%;合并冠心病7例,占46.67%;合并糖尿病5例,占33.33%;合并高血脂10例,占66.67%;合并结肠息肉3例,占20.00%。

    1.2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急性起病,有程度不一的腹痛,多位于脐周及左下腹。有血便者14例(93.33%),鲜血便10例(66.67%);有腹泻者11例(73.33%);腹胀者4例(26.67%);发热者3例(20.00%)。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及CRP值上升的炎症反应者10例,生化无特殊。所有患者大便潜血试验均阳性。

    1.3 方法

    排除了结肠镜检查禁忌证后,在入院后72 h内接受常规结肠镜及病理检查以排除其他结肠病变。以黏膜出血、纤维素析出、腺管变性、坏死和剥脱、黏膜下层出血、水肿、纤维蛋白析出、炎症细胞浸润为IC急性期表现。

    2 结果

    2.1 结肠镜检查结果

    病变累及降结肠及乙状结肠4例(26.67%),乙状结肠4例(26.67%),降结肠3例(20.00%),脾曲部2例(13.33%),降结肠及脾曲部2例(13.33%)。病变肠管呈节段性分布,与正常肠管界限清楚。本组15例患者按Marston分型:一过型13例(86.67%),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并可见溃疡,病变处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溃疡多呈纵行、沿肠系膜侧分布,有少量渗血。狭窄型2例(13.33%),镜下可见黏膜明显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和出血,病变处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楚,溃疡呈纵行、沿肠系膜侧分布;病变呈环行侵及肠腔全周,均可见肠腔明显狭窄。本组无坏疽型。

    2.2 病理表现

    可见黏膜水肿、毛细血管扩张,间质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可见小血管内纤维素血栓形成,慢性期可见炎性肉芽组织形成。

    2.3 治疗及转归

    本组所有患者均经禁食、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选用罂粟碱、硝酸甘油、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同时选用氧氟沙星、甲硝唑等防治感染,经上述治疗2~3周后复查肠镜,其中11例正常,3例轻度充血水肿,1例轻度狭窄。

    3 讨论

    本病1963年由Boley提出,1966年Marston等报告了16例,并将其命名为缺血性结肠炎,并按结肠缺血程度分为3型:一过型,狭窄型,坏疸型。既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方法,确诊较少,随着内镜及血管介入等技术的普及和临床经验的不断总结,本病的诊断率逐步提高。

    临床上多种病因可诱发本病[3-6]:①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冠心病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②滥用利尿剂使内脏血流量降低;③长期便秘或肠管持续痉挛致肠内压增高;④服用某些血管活性药致肠系膜小动脉收缩;⑤一些血管性疾病,如血栓性脉管炎、结缔组织病,弥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在一些基础疾病上发生,起病多为急性,常见症状有腹痛、腹紧、血便等,多为3种症状同时发生,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机体反应性降低有关,需提高警惕。血便以鲜血便为主,也可为暗红色血便,血水样便等。对于有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突发腹痛、腹泻、便血应考虑本病可能。早期结肠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IC的简单有效方法[7],可明确病变范围、严重程度并可复查。本组资料显示:发生部位以脾区及降结肠为最多。由于结肠脾区血供为肠系膜上、下动脉的移行部位,此处吻合支少,故相对易发生缺血性损伤。而降乙结肠主要由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其管腔较肠系膜上动脉管腔细,故容易发生血栓,直肠为肠系膜下动脉及直肠动脉双重供血,故病变很少累及直肠。镜下病变特点表现为节段性、多发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病变与正常黏膜间分界清晰。由于IC病情变化快,短期内复查病变多可愈合,故怀疑IC者应早行结肠镜检查。IC病变多位于左半结肠,且常规服泻药有加重肠缺血的可能,故可仅予灌肠做术前准备,如有肠坏死、肠穿孔时禁行结肠镜检查。需要提出注意的是由于结肠镜检查本身有诱发IC或者加重IC的可能,应该尤其注意结肠镜检查医师的资质以及水平。

    [参考文献]

    [1]Marston A,Pheils MT,Thom as M L,et al.Ischaemic colitisa[J].Gut,1966,7:1-15.

    [2]贺磊,谭诗云,邓涛,等.纤维结肠镜和选择性血管造影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5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