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ELSD法测定银杏叶茶中总内酯的含量(2)
第1页 |
参见附件(2164KB,3页)。
分别精密吸收照品溶液10、20 μl,供试品溶液10~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叶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即得。总萜内酯含量=银杏内酯A含量+银杏内酯B含量+银叶内酯C含量+白果内酯含量。
2.2.3 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称取五氧化二磷干燥过夜的银杏内酯A 10 mg、银杏内酯B 10 mg、银杏内酯C 10 mg、白果内酯20 mg,置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定容至刻度,作为储备液。分别精密移取0.10、0.50、1.00、1.50 ml置于2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再加上原储备液,共5个样品作为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峰面积,并以浓度对数值为横坐标,峰面积对数值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银杏内酯A 回归方程为:Y=1.385 3X+13.889 0,r=0.999 8;银杏内酯B回归方程为:Y=1.231 0X+12.446 0,r=0.999 5;银杏内酯C回归方程为:Y=1.478 0X+14.559 0,r=0.999 9;白果内酯回归方程为:Y=1.368 0X+14.210 0,r=0.999 7。线性实验结果表明,银杏内酯A(0.485~9.701 μg)、银杏内酯B(0.460~9.204 μg)、银杏内酯C(0.501~11.89 9 μg)和白果内酯(0.935~18.703 μg)其峰面积对数值与进样量对数值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2.2.4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重复进样5次,记录峰面积。结果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的RSD的分别为0.54%、0.68%、0.25%、1.38%。
2.2.5 稳定性试验取银杏叶茶(批号201001)的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1、2、4、8、12、24 h)进样10 μl记录峰面积,结果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的RSD分别为0.66%、0.88%、0.38%、0.51%。
2.2.6 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批号银杏叶茶(批号批号201001)各6份,按2.2.2项中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10 μl记录峰面积,计算含量,再按“总萜内酯含量=银杏内酯A含量+银杏内酯B含量+银叶内酯C含量+白果内酯含量”进行计算,样品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为0.092%、0.074%、0.047%、0.143%。总萜内酯含量平均含量为0.357%(RSD=1.52%)。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号银杏叶茶(批号201001)适量,按下表精密加入对照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操作测定,结果见表1。
2.2.8 样品含量测定分别取3批银杏叶茶样品,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2.2.1”项下的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及供试品溶液10 μl,注入色谱仪,记录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样品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并计算总萜内酯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论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采用索氏提取器石油醚回流提取。这是一种提取比较完全的方法,目的是脱去叶中的叶绿素等脂溶性成分,以减少对后面样品处理的干扰。关键参数是药材的粉碎程度,回流的溶剂及回流的时间。由于银杏叶茶是经粉碎,颗粒小于20目,并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初步脱脂过[8]、粉末疏松,比较细,因此不需再经粉碎可直接加石油醚索氏提取,只需用石油醚充分回流和浸泡就可以脱去大部分的脂溶性成分。
过酸性氧化铝柱的目的是吸附样品中的黄酮类成分,由于蒸发光检测器是通用型检测,大量的黄酮杂质会对色谱图及含量测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而酸性氧化铝的吸附性能与含水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上柱前要保证氧化铝粉末是未受潮的,用具等都要经过烘干,避免有水,从而可避免其对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廖美金,李瑞明.低酚酸银杏叶茶的制备[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63.
[2]李冶,郑伟文.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64KB,3页)。